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第二届网络文化月 > “中国梦 身边事”百姓宣讲活动展播 正文
当好社区的“家长”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5-07-02 15:00:54
 

友谊县友谊镇学府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赵秋红

  站在这里,我相信大部分人能猜出来我是干什么的,对!我是个社区主任。我叫赵秋红,从2002年聘用到友谊县友谊镇社区工作,已经13年了。在社区工作的这些年,我经历了桩桩件件很多事。尤其是我当上学府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之后,每天面对的事儿、操心的事儿、解决的事越来越多,我就像一个“家长”一样,一心朴实的操持着这个家,让曾经民心涣散、一盘散沙的学府社区成长为了今天人气儿兴旺的温暖之家。

  既然我把自己当成了学府社区的“家长”,今天我就跟大家唠唠咱自己家的事儿。咱先说小事:“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这是社区工作的特点,十几年的社区工作,让我习惯了每天一到单位耳朵里就塞满了:这家下水道堵了,那家房顶漏了;今天路灯不亮了,明天污水井盖被盗了;张三养猫吵得邻居睡不着了,李四养狗把人家孩子咬了等等等等,记得有一天早上7点半我到单位,光接打电话答对这些问题就把手机弄没电了,早就过了下班的点。这些看起来的小事、琐事,但对居民来说都是大事。作为社区的“家长”,我觉得就要像过日子一样把这些“家长里短”的事理顺,把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办实。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在家里,我心里总是装满居民家的大事小情:哪家困难需要救助,哪家有矛盾需要协调,哪家情况需要进一步了解……

  就拿我们社区的贫困党员刘国芹来说吧,她爱人郑善民患有严重的肾病,曾多次住院手术治疗,花光了家中所有的钱,孩子正读大学。可不幸偏逢连阴雨,去年郑善民又因严重血型播散型肺结核住进了医院,一度病危。我这个急啊,绝对不能让贫困这座大山压倒咱的社区党员,我多方奔走,为郑善民进行募捐,短短3天时间,在社区人员工资极低的情况下,共募集了14000元,并帮助这个家庭办理了大病救助,解决了刘国芹的燃眉之急,使郑善民安全度过了危险期,现在已经逐步康复。看着他们夫妻俩露出的笑脸,对我来说多少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2014年3月末,3个居民拿着被脱落墙体砸伤的照片向我反映老土地局住宅楼的安全问题。怎么办?每当想起那个眼泪汪汪看着自己的大姐,耳边总是响起那句:“妹子啊,不找社区,我们还能找哪儿?”是啊,出了事不找家长找谁?我不顾医生说的高血压不能太劳累的警告,也放下车祸后需要照顾的爱人,经过整整7天,真是磨薄了嘴,跑断了腿,终于赢得了老土地局楼62户居民的信任,成功成立了老土地局楼业主委员会,又多方协调,得到县里支持,终于使老土地局楼得到维修,还是那个大姐,抓着我的手,流下了感谢的泪。

  由于繁琐的工作,过度的劳累,还要经常加班写材料到半夜,有时候我脚肿的连鞋都穿不进去。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时,丈夫都心疼地埋怨:“忙到这么晚,你能吃的消啊,简直是不要命!”,说归说,做归做,第二天我仍旧像上满了发条一样出现在居民面前。

  咱再说说家里的大事。都说“想要火车跑得快,就得车头带”,一个家想过的旺兴,那就得我这个家长以身作责。为了文化型社区的亮点和特色,我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当想到现在居民之间因为交流少产生的矛盾,邻居之间住了好几年都不知道姓名,父母和孩子因为代沟格格不入的时候,举办“邻居节”的念头油然而生,连续三年的“邻居节”活动参与居民达到20000多人,60多项促进邻里和谐的活动,融洽了社区居民间的邻里情,夫妻不吵架了,对门儿不别扭了,家家都有了生活的劲头儿。也正是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将广大社区居民的心连得更近、聚得更紧,社区这个大家庭也变得更和谐了。

  说了这么多,不管大事小情,归根结底都是社区的事儿,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民之疾苦,国之要事”,社区百姓的疾苦,就是我最大的事儿!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了忙忙碌碌的工作、紧紧张张的生活。居民需要我,单位职工相信我,领导又支持我,不努力干,行吗?我是老百姓选出的主任,我就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当好社区大家庭的“家长”!

作者:    来源:     编辑: 王不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