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2015产业项目提升年 正文
集贤县转变方式拓展农业产业化之路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5-06-01 09:45:01

育龙头建基地拓市场强服务

  东北网双鸭山3月27日讯(记者 董力刚)近年来,集贤县始终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目标,不断培育龙头、建设基地、开拓市场,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这个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3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7个、绿色食品认证23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去年,该县粮食加工量达到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润4400万元;为此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今年,集贤县将继续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现代农业整体升级的主要抓手,转变方式,招大引强,努力打造龙头企业聚集、生产基地配套、市场流通活跃、带动能力强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育龙头,引领产业化发展。围绕绿色食品、粮食和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开发建设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的大项目。重点推进天兴集团与中纺集团合作建设的粮食储运及稻米加工、恒大粮油集团绿色有机大豆油扩能、吴越农业科技公司与九生堂生物科技公司合作的玉米肽生产等项目建设,努力提升粮食和绿色食品的加工转化能力。深入挖掘粮食加工企业的巨大潜力,引导同福麦业、同泰集团、永军米业、天兴油脂等粮食加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参股等方式,壮大企业实力,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提高粮食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原有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基础上,逐步扩大园区面积,完善配套设施,把园区打造成集种子繁育、产品研发、生产加工、科技示范、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为该县绿色食品品牌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搭建平台。

  建基地,助力产业化发展。推动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带地入社,推进土地连片种植。今年新增专业大户10户、农业企业1个,组建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两个。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新建两个肉牛规模养殖场和4个生猪规模养殖场。推动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等基础建设和物质装备水平。重点抓好“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完成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深松整地50万亩,田间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6%。推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重点抓好适宜品种选择和先进种植技术的普及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重点完成1个智能程控单次催芽100吨的水稻催芽车间建设,农业高产示范园、区、带面积达到75万亩,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绿色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加强绿色食品的检测和保护,减少土壤中化学肥料和农药残留,尽最大力量保证绿色食品优质品率和有机肥料使用率。

  拓市场,保障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业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加速转变,引导四达中俄国际、天兴升昌粮食物流园区等粮食及农产品流通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建立农户连接企业、企业对接市场的销售模式,逐步扩展销售渠道。发挥集贤县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及海关监管点的特殊优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创汇农业,建立长期产销合同,努力拓展俄罗斯等国际市场。重点抓好县级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中心和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商品流通和信息服务模式,加快农产品直供专销。

  强服务,助推产业化发展。依托水稻催芽育苗基地、粮食仓储烘干中心兴办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培育一批农机、烘干、仓储、水稻育秧等经营性服务主体。重点完善农村资产产权交易、农业经济信息、农民培训、经营信用等服务平台,实现服务领域全覆盖。拓展天兴联合社融资担保业务,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启动县域信用中心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支农金融产品,引导保险机构扩大涉农保险业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作者:    来源:     编辑: 王不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