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兵行,女兵也行!第二炮兵某旅——
血性+实力,18名女兵重获演训资格
■田亮 王天林曲洪鹏
东北网双鸭山5月29日讯 近日,通过实际行动,第二炮兵某旅女兵排18名女兵终于获得资格,与男兵一道走进野外驻训场,开始为期数月的实战化演训任务。
4月初,该旅制订出野外驻训计划,女兵们发现,名单上没有她们。原来,该旅去年首次组织女兵排参加驻训演练,在高强度的演训中,先后有3名女兵体力透支晕倒在训练场,多名女兵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因此,该旅党委决定,今年不安排她们参加驻训。
这个决定一出,女兵排依次找到连、营、旅三级主官,表达决心、要求参训。一时间,女兵该不该参加驻训成为热门话题。大多数官兵认为,艰苦的驻训环境、高强度的对抗演练,女兵身体素质真的难以适应。
“男兵能经受的考验,我们也行,未来战场这个坎我们一定要迈过去!”正当该旅党委重新考虑是否让女兵参加驻训时,女兵们决定用实际行动回答大家的质疑。体能训练,她们与男兵一样负重,连队要求跑3公里,她们就跑4公里、5公里;战术训练,她们专挑最热的时候练习穿戴防护服,专拣条件最差的场地练持枪匍匐;主动要求进行背沙袋扛圆木训练,练到颈肩脱皮……
在驻训前一次综合考核中,18名女兵全部达到“良好”以上成绩。她们的成绩得到全旅官兵的认可,该旅党委随即决定:18名女兵全部参加野外驻训。
5月15日,笔者走进该旅野外驻训场采访,处处都是火热的练兵场景。采访中,我们发现女兵驻训不到一周时间,都已晒得黝黑,带队排长余晓亚笑着对笔者说:“黝黑的皮肤是我们女兵的最美‘名片’。只要能练出打胜仗的本领,皮肤晒得再黑,也值!”
隐瞒病情,透支健康不可取!济南军区某团——
血性≠蛮干,4名官兵惜别驻训场
■苏新波 敖千桂
5月11日上午,一辆救护车从济南军区某团野外驻训场驶往附近部队医院。车上乘坐的是二营五连四级军士长张同德及另外3名隐瞒病情参训的官兵。该团卫生队队长房立新感慨地说:“官兵带病冲锋陷阵的血性令人感动,部队领导真诚爱兵的情怀值得称赞!”
自从该团受领今年野外驻训任务后,全体官兵聚精会神投入紧张备战中。张同德作为连队专业技术骨干,白天一门心思组训,晚上加班加点钻研训法,持续高强度作业导致他膝关节损伤,最终累倒在战位上,被送往医院。
4月底,该团即将前往驻训场,强烈的担当意识让张同德难以安心接受治疗。张同德“溜出”医院回到连队,向营连干部谎称已经痊愈出院,如愿随队来到驻训场。频繁出入装备车,爬上爬下架设天线,让张同德膝关节旧伤复发,但他强忍疼痛,完成一次又一次任务。
5月10日,营里组织紧急战备拉动演练,教导员任宇飞逐人检查物资携带情况时,从张同德挎包中意外发现写有“保持静养、严禁剧烈活动”等医嘱的病历,才弄清他一直带病参训。
“刻苦训练诚可贵,透支健康不可取!”该团政委田明宇得知情况后,当即指派卫生队对各连带病参训人员进行一次细致排查。随后,张同德等4名隐瞒病情参训的官兵被集中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该团以此为契机,组织官兵围绕勇担当与保健康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引导大家认清:有血性不代表蛮干,带病参训不仅难以保证训练质量,而且容易使病情恶化,影响战斗力提升。该团还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关爱官兵健康,切实强化真情带兵、科学练兵意识,及时叫停违背客观规律的口号及做法,使训练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血性·理性·人性
■席严峰
合军聚众,务在激气。精神的支撑,是克敌的锋刃。随着实战化训练的深入推进,官兵骨子里的“血性基因”被激发出来,但未来战场既是勇者的对抗,又是智者的较量,因此我们也需要“理性指数”。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二炮兵某旅18名女兵用实际行动证明能适应高强度演训任务,这是一种理智的表达方式;济南军区某团将隐瞒病情参训的官兵“请出”驻训场,避免非战斗减员,也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从另一个层面剖析这两篇报道,第二炮兵某旅党委最初不安排女兵参加高强度演训,初衷合情;济南军区某团决定让伤病员退出驻训,原因合理。情理之中,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把人文关爱融入“血性基因”,对官兵真正关心爱护、理解尊重,官兵就更愿挥洒血性的汗水,更能催生出打胜仗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应进一步认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强军必先强体,精武强能是军人的主业,强健体魄是对每名官兵的基本要求。
原标题:把人文关爱融入“血性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