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4月22日讯(记者 王春颖 白晓东 蒋立波 宋瑞红)“来祝寿的亲戚朋友都非常高兴,觉得能参加老人的百岁宴,非常难得。那天我特意煮了300多个鸡蛋,被大家抢得一个没剩,就连宴席上的空酒瓶都被大家带走了,都想沾沾老人健康长寿的福气……”百岁老人柴青村的大儿媳刘淑清笑着对记者说。
4月17日,记者一行来到尖山区春城社区7号楼,看望一位刚刚走过百年的老人柴青村。这是一户一楼南开门的商服房,被大儿子间壁成住宅,只为父母出入方便。进得屋来,看见床上上躺着一位80多岁老大娘,沙发上坐着一位面容安详,看上去80多岁的老大爷,正疑惑间,坐在床边握着大娘手的大儿子柴长玉为我们做了介绍,沙发上坐着的是他的父亲柴青村。
柴大爷不善言谈,但头脑清晰,退休前在矿务局工作。他1917年1月出生,属龙,农历腊月二十六生日,按照我们东北的年龄认定习惯,老人赖一岁,今年是100虚岁。老人眼不花,还能穿针引线,反复使用的老年证中间断了,就是自己用线连好的。他只是耳朵稍微有点背。
一个月前,老人晚上起夜,摔了一跤,腿脚没有原来利索,不过,恢复得挺好,现在走路不用搀扶。谈起老人的长寿秘诀,柴大哥说:“我爸一辈子与世无争,啥事没有过多要求,从不讨人嫌,在工作单位人缘好,在家里,让我妈当家,我妈说了算,我爸脾气好,一辈子没发过脾气,我妈脾气不好,我爸迁就她。”柴大娘小柴大爷正好一旬,也属龙,今年88岁(东北虚岁)。不过,柴大娘小脑萎缩,思维不清,常年卧床。柴大爷饮食清淡,吃肉少,不吸烟,不喝酒,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喜欢洗澡,爱干净,老人穿戴整洁,身上没有一点异味。
柴大爷在这次摔跤之前,每天必去国贸商厦找老人们唠嗑,有时走着去,有时坐2线车,由于使用频率高,他的老年证都换了好几个了,现在这个皮子用透明胶布粘着,瓤里用线连着。柴大爷闲不着,爱捡瓶子,有不少好心人熟悉他,就主动给他瓶子,有时瓶子多了,就托别人打电话让儿子来车拉,柴大哥笑着说:“去一趟不够油钱,但我爸喜欢,就图他个乐呵。怕老人在家烦闷,现在柴大哥每天都开车拉老人出去兜一圈,柴大哥说,等老爸恢复好一点,天气再暖和一些,还让他出去溜达。”
柴大爷生活很有规律,早上六七点钟起床,吃完饭,小睡一会儿,九点钟去国贸商厦溜达,十一点半回来吃饭,中午吃完饭,睡一觉,下午又出去了。这一带的人们都认识他,2线的司机也认识他,儿子怕他有时糊涂,就在老年证的空页写上家人的电话号码。有时时间长一点没回来,儿子就去接,有时还会有好心人帮着送回来,或打电话。
在我们攀谈中,深切地感到,老人家能够健康长寿,幸福的家庭、孝顺的儿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柴大爷柴大娘生育了六个儿女,有九个孙辈的,重外孙都上大学了。大儿子柴长玉和儿媳刘淑清结婚就和两位老人生活在一起。儿媳妇从没和公婆红过脸,善良贤惠,脾气温顺,工作是能手,家里照顾得也好。儿子儿媳退休后专心伺候两位老人,儿子有个营运车,家里不忙就出去干点活,贴补家用,老太太卧床了,就没怎么干活儿,老爷子摔后,腿脚不太利落,就拉着老爷子到处转转。每到节假日,儿孙们都回来看两位老人,买啥的都有。儿女们选择今年农历正月初九,给老爷子过了九十九岁生日,请亲朋好友来庆贺。那天,订了个大蛋糕,煮了300多个鸡蛋,结果都没抢光了,大家都想沾点老爷子的福气。
正聊着,柴大爷在沙发上打起盹而来,儿媳妇说,老人困了,到了小睡的点了,儿子把老人扶进屋,返身回来看看老太太的尿戒子湿没湿,儿媳妇不断地招呼着我们。看着儿子媳妇娴熟的动作,平和幸福满足的脸,看着两位踏实的老人,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画面永远定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