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3月5日讯(记者 安丽)节后上班已经一周的时间了,不少市民感叹,节后回归正轨简直成了每年的“灾难片”,有很多人都发现,即使身在工作岗位,也无法切换工作模式。对于这种“节后综合症”,专家表示,注重饮食和心理调节,才能尽快“收心”。
春节期间,每家每户餐桌上都是鸡鸭鱼肉等荤菜“唱主角”,新鲜蔬菜成了毫不起眼的“配角”,节后市民或多或少都颇感没胃口,不想吃饭,严重者甚至出现了肠胃问题。
“春节几天,每天都走亲访友,大鱼大肉在所难免,朋友聚会更是犹如赶场,顿顿喝酒,这胃伤不起啊!”市民李先生说。今年春节,在我市工作的李先生回到了老家海伦,许多初中、高中同学也都从外地赶回来过年,一年就见一面,所以格外亲切,聚在一起难免会多喝两杯,再加上到亲戚家拜年,又少不了喝一场。春节返回岗位后,李先生就感到肠胃不适,吃了好几天的药。
而去年新婚的牟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是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与妻子挨家挨户走亲戚在所难免,春节期间,几乎没在家开过伙,除了早饭,午饭和晚饭都在亲戚家解决,几乎都是大鱼大肉,再加上瓜子、花生、杏仁等干果,油性太大了,所以几天下来,总觉得胃胀,根本就不想吃任何东西了。”
过节不仅伤了胃,也令市民们精神状态“晕乎乎”。“过年这七天,基本上凌晨一点之前没睡过觉,晚上不是在外面玩儿,就是在家看电影,就想趁着假期把平时不能常玩儿的都玩儿个遍。所以这节后一上班就直犯困,上下眼皮‘直打架’,脑袋‘晕乎乎’的,根本没办法集中精神。”市民宋先生说。
大部分女性市民春节期间并没有过多的室外夜生活,但上网追剧的年轻女性却不在少数。今年30岁的李女士在春节期间追看了几部热播电视剧。她说:“平时上班早八晚五的,根本没时间看喜欢的电视剧,春节放假,正好是追剧的好时候,我有时候一看就是一晚上,到了白天再补觉。可能由于多数在夜晚看电脑,眼睛一直都很干涩,这上班才看了一会儿电脑,就觉得不舒服了。”专家称,上班族是“节后综合症”的高发人群,应保持平常心,适时转换“角色”,调整饮食,尽快恢复体力是必不可少的。将生物钟调整正常,尽快停止各种应酬,试着缓和亢奋的神经,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让思维恢复到平时那种紧张的运作模式中。一旦出现紧张、忧虑、厌倦工作的不良心态,也不要着急,白天工作时可以喝点儿茶和咖啡提神,进行适当锻炼,也可以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中午小憩一会儿,晚上争取早睡,从心理上消除对上班的恐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