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县区传真 正文
陋室大爱 凡人壮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5-02-16 08:48:31

——记宝清县孝老爱亲楷模、“好媳妇”杨国华

  东北网双鸭山2月16日讯(记者 马淑芬)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在宝清县有这样一位农家妇女,她二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身体残疾的两个大伯子和体弱多病的公公。

  寒来暑往,坎坎坷坷,她照顾亲人的脚步从没迟疑过,她的笑容从没暗淡过,她以羸弱的肩膀,义无反顾地为这个命运多舛的贫困家庭擎起了一片温暖的天,被乡亲们异口同声地赞誉为最善良、最孝顺、最能干的“好媳妇”。

  她,就是宝清县小城子镇太平村农民——杨国华。

  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她又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公公也是爹,婆婆也是妈”

  1994年,22岁的杨国华嫁给了太平村农民卢江。卢江的大哥患有眩晕症、股骨头坏死等疾病;三哥智障,身患严重的关节炎和大骨节病。两个哥哥都没有劳动能力,一直未婚,由母亲照料。就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婆婆撒手人寰。卢江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均已成家单过。想到无人照料的公公和可怜的两位哥哥,善良的杨国华不顾亲友的好心劝告,不推不靠,毅然搬回家中,扛起了照料家人的重担。这一扛,就是20多年。

  杨国华全家有31.5亩地,这是一家人生活的来源。公公和两个大伯子都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全靠杨国华夫妻俩。杨国华一边和丈夫种地、打零工赚钱养家,一边起早贪晚、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公公和两个哥哥。

  83岁的公公卢玉林欣慰地说:“我可娶了个好儿媳妇啊,村里人没有不夸的,真是没挑儿。有好吃的先给我,只要我说的事儿,她没有不去办的,把我当亲爹一样照顾,我感到很幸福!”

  公公有个手抖的毛病,拿不住筷子。每次吃饭的时候,杨国华都单独夹一盘菜放到公公面前,一年365天,天天如此,顿顿如此。卢江说:“我爸手抖吃饭慢,有时我催他快吃,媳妇却说,别着急,让爸慢慢吃。她对我家人比我做的都好。”

  家人的冷暖杨国华时刻挂在心上。公公和哥哥们都喜欢穿自家做的棉裤。她就买来棉花和布料,一针一线地亲手给他们每人做了两条。丈夫心疼她太过劳累,她却说:“我也就费点儿事,只要爹和哥高兴就行。”

  杨国华说:“公公也是爹,婆婆也是妈,孝敬老人是我应尽的义务。”

  “家人幸福,是我最大的快乐”

  杨国华不但对公公孝敬恭顺,而且对两个哥哥关爱有加。每到季节更替,杨国华自己不舍得穿戴,却张罗着给家人添置新衣。三哥卢海撸起裤角说:“你看这是我兄弟媳妇给我做的新棉裤,可暖和了!”他又指着身上的衣服:“你看这衣服,这皮鞋,都是她给买的。”

  两个哥哥都已年过半百,虽然没有妻儿家庭,他们却觉得很幸福,很满足。大哥卢成说,我啥也不用操心,弟媳都给安排妥妥的。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个好兄弟媳妇!

  卢成患有眩晕症,犯病时吐得满地都是,几天下不了炕。杨国华一点儿也不嫌弃,耐心地帮他擦洗干净,还煮了香喷喷烂乎乎的小米粥端到床前,然后一声不响地把尿壶放到床边……

  卢成在家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待遇,就是他冬天盖的被子是全家最轻的。由于患有股骨头坏死,被子稍稍重一点对他来说都是负担。杨国华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买来真空棉为大哥弹了一床超轻的新被。

  卢成说,我不愿吃带馅的,愿吃甜食。每次家里包饺子,我弟媳妇儿都单独给我包糖馅的。言及此,66岁的卢成脸上露出了孩子般幸福快乐的笑容。

  杨国华爱干净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她的家简陋而洁净,每个房间都收拾得一尘不染。一家7口从来都是穿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卢江说,我媳妇天天早上四点多就起来了,屋里屋外地收拾。全家人的衣服三五天就得洗一次,哪怕是农忙的时候,白天再累她也得贪黑起早地把衣服洗了。

  这时,杨国华拿过一件衣服给公公换上,帮他系好扣子,抻抻衣襟,笑着对记者说:“看,我爹帅不帅!”公公笑呵呵地说:“你看,总是还没等脏就换下来洗。”

  记者问杨国华,二十年来你付出了很多,生活又是这么拮据、艰苦,有没有感觉到命运对你不公平。杨国华笑着说:“家人健康幸福,是我最大的快乐!”。

  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啊,这简单的话语中却蕴含着博大的亲情爱心。正是这博大的爱的能量,支撑着她像根蜡烛一样,无怨无悔地奉献着,给家人带来光明和温暖。

  “学习弟子规,做好中国人”

  这个家,虽然命运多舛,但却是积极乐观,幸福温暖的。在杨国华的带动下,一家人用心学习传统文化,家人相亲相爱,邻里和睦相处。

  杨国华家里珍藏着一套“中华传统文化系列”光盘,全家人奉若珍宝,反复观看学习。杨国华说,我学了觉得很受启发,就让家里人都跟着学。大哥卢成还工工整整地记了厚厚的一本学习笔记。说话间,卢成提笔写道:“积德行善也是孝,孝亲家风代代传”。

  和杨国华一家人交谈,你感受不到对生活的抱怨和对命运的不满,言谈之间都是对家人、对邻里、对社会的感恩。

  杨国华的言谈举止更是透着满满的正能量,她说,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我和家人们都要学好传统文化,互相关爱。不但要对家人好,还要邻里相亲,善待他人。

  村民们说,杨国华温和善良,乐于助人,与邻居相处和睦,无论大事小情儿,有求必应。

  邻居于臣称杨国华为四嫂,他说,四嫂是个实诚人!我家有个80岁的老人瘫痪在床。我们有事一出门就好几天。四嫂就每天过去给老人烧火做饭,照顾得可周到了!

  前些年,杨国华找人挖了一个超大的菜窖,每年秋季都要储存好多白菜、萝卜等过冬的秋菜。周围邻居都没地窖,菜存的少,没到过年就吃光了。杨国华就把自家的菜拿出来,分给街坊邻居。

  杨国华说,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不值一提。但也正是这些点滴小事,折射出杨国华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成就了她完美高尚的人格。

  病魔无情 好人落难

  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2013年,一纸诊断让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2013年12月,杨国华在哈尔滨二院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重病期间,杨国华全身水肿,病痛折磨得她生不如死。她告诉自己:家人离不开我,为了他们我也要好好地活着!她以超人的毅力坚强地与病魔抗争。

  为了不让公公担心,杨国华对家人封锁了病情。公公说:“他们去哈尔滨好几天也没有动静,我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

  由于惦记着家人,病情稍稍得到控制,她就张罗着出院。杨国华回来的消息一传开,乡亲们奔走相告,三五成群地到家里来探望她,嘘寒问暖,问长问短。

  刚刚回到家里时,杨国华走路都打晃儿。她以顽强的毅力每天早起扶墙练习走路。大女儿卢鹏鹏说,妈妈总是那么乐观坚强,无论是面对生活还是疾病,她都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说起病后家人对她的关爱,杨国华很是感动,她说,家人的关心让我心里可热乎了。我老公学会做饭了,三哥忍着病痛抢着刷碗,公公用他颤抖难以控制的手练习扫地……大家分担家务,让我安心养病。他们都那么关心我,我很知足了。

  可是,杨国华是个闲不住的人,身体刚刚强壮一点,就抢着干这干那。丈夫卢江担心妻子累着,提出把父亲送到二哥家去。杨国华坚决不让,她说:“老人跟咱们在一起习惯了。养老人是积德,这是咱的福!”

  杨国华的这场大病让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负债累累,每月2000多元的医药费已成为他们家难以为继的沉重负担。已是耄耋之年的公公激动地说,这孩子太仁义了,让人心疼啊!就是卖房子卖地我也得治好她的病!这个家不能没有她!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身体多么痛苦,杨国华总是一脸阳光的笑容,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这位坚强的女性,虽然疾病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但杨国华仍然乐观面对。她正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与命运较量,就像那悬崖峭壁上迎风怒放的雪莲花,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而艰难地盛开!

  真情无价感肺腑,大爱无疆动心弦。杨国华这个普通农家女,用她二十年的青春韶华,二十年的默默奉献,诠释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血脉相传的孝道亲情。她像一簇延年不息的火焰,照亮了这个贫困之家,温暖着至爱亲人;她像一面镜子,言传身教,为女儿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她更是一面旗帜,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彩,感召着邻里乡亲,构建和睦家庭,共建和谐社会!

  图为杨国华全家福。

作者:    来源:     编辑: 杨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