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都市快报》报道,一名18月大孩子因为感冒发烧,在一家省级医院挂吊针。除了输液,医生还配了两盒药。其母亲从标明“口服”的“泡腾片”盒子里拿出一粒直径约6毫米的药丸,塞进宝宝嘴巴。过了10多秒钟,孩子的手脚突然抖动起来,紧接着开始剧烈地咳嗽,嘴边也慢慢变成了青色,孩子昏迷后就再也没有醒来,经过抢救,仍然没有挽回生命。
据医生介绍,临床鲜有遇到儿童服用泡腾片发生意外的病例。对此,专家表示,如果这名幼儿的家长能详细读完药品的说明书,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因为说明书上写得很详细,药片需放入水中冲服,而不是干服。
不过,医生表示,干服泡腾片所引发的意外与异物卡喉相似,但泡腾片更容易依附在食道,儿童气管较细,可增加异物卡喉窒息的风险。但是不论如何,对儿童使用药物,一定要做到安全用药,前提就是遵医嘱,详细阅读说明书。
小资料
何为泡腾片?
即含有泡腾崩解剂的一种片剂。所谓泡腾崩解剂通常是有机酸和碳酸钠、碳酸氢钠(小苏打)的混合物;泡腾片本身干燥不含水分,但放入水中之后,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片剂迅速崩解和融化,片剂崩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部分溶解于饮水中,使饮水喝入口中时有汽水般的美感。
泡腾片溶于水产生的气泡对药物作用没什么帮助,不过它可以帮助泡腾片中的成分更快地分散和溶解,成为较为均匀的液体。所以,对于儿童以及老人,泡腾片的使用一定严谨,禁口服或含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