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服务指南 > 健康 > 名家养生 正文
中医刮痧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5-01-29 09:30:39

  中医刮痧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刮痧疗法适应症

  内科: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

  除慎用症和禁忌症以外的各种病症,包括一些疑难杂症均可用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

  外科: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外科如痔疮、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脱发等病症。

  儿科: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

  五官科: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

  妇科: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

  保健:预防疾病、病后恢复、强身健体、减肥、美容等。

  刮痧应该如何刮

  很多人都喜欢刮痧,因为操作简单,保健治疗效果也很显著,但是究竟如何刮痧?下面就告诉大家正确的刮痧方法,让大家“刮”出健康。

  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至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1至2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操作步骤:1、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并用温水洗净局部。

  2、用边缘光滑的汤匙(或调羹、铜币等)蘸上麻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或清水均可),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单向重复地刮。

  3、刮痧顺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身体中间刮向两侧,或每次都由内向外,不得来回刮动。每次每处大约需刮20下左右,皮肤出现深红色斑条即止。

  4、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刮痧。

  5、每一部位可刮2至4条或4至8条“血痕”。按部位不同,“血痕”可刮成直条或弧形。

  6、应用较小的刮匙,可在穴位处刮痧。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天突、曲池及背部的一些腧穴。

  刮痧五注意

  刮痧虽好,但在操作前后要注意以下问题,避免在刮痧防治疾病时着凉感冒,或造成新的麻烦。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至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并休息15至20分钟。

  5、以下人群慎用或忌用:孕妇;白血病,血小板减少者;皮肤高度过敏,或患皮肤病的人;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者。

  刮痧常见的方法

  角推法 用刮痧板厚边棱角在人体肤表的一定部位(穴位或病灶点)稍施压力,做单方向直线推移运动,称为角推法。

  边揉法 用刮痧板厚边在施治皮肤上或刮痧出痧部位并以“病灶点”附近为其重点,进行前后左右、内旋或外旋揉动的方法,称为边揉法。

  角揉法 用刮痧板厚边棱角在人体体表穴位、病灶点附近进行回旋摆动运动,称为角揉法。

  拍法 以刮痧板面为工具拍击需施治穴位或部位,称为拍法。

  点法 用刮痧板棱角(厚面、薄面均可运用)着力于施治穴位或部位,用力按压深层组织的手法,称之点法。

  刮痧工具一览

  刮痧疗法可使用的工具很多,诸如:

  1、苎麻、麻线、棉纱线团;

  2、铜钱、银圆;

  3、瓷碗、瓷调羹、木梳背;

  4、小蚌壳;

  5、檀香木、沉木香刮板、小水牛角板等等。另外,还有水、油、润肤剂等辅助材料。

  (据中华中医网)

作者:    来源:     编辑: 杨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