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头题 正文
“大手笔”催生城市“蝶变”之舞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0-02-09 10:20:21

  东北网双鸭山2月9日讯 筑屏障,治河道,美环境,靓城乡,打造宜居城市,彰显文明进步。2009年,为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居住、出行条件和幸福指数,双鸭山市开展了热火朝天的环境整治行动,“大手笔”规划运筹,全市上下坚决打好这场环境整治攻坚战,催生城市“蝶变”之舞。

  2009年,双鸭山市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安邦河治理工作,完成污水处理工程,运作垃圾处理二期工程,继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治理活动和环保专项行动……这一切的努力,只为打造一个整洁、靓丽的城市。“创森”引领筑屏障

  为有效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筑起“绿色屏障”,2009年,双鸭山市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并且成效彰显。

  双鸭山市率先提出在高寒地区和煤炭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战略目标,在城区和山体绿化、退耕还林、干道绿色长廊建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并编制了《双鸭山市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投资8300万元造林面积18万亩,是前三年造林绿化面积的总和,城区森林覆盖率达39.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平方米,均接近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加大了全市地质环境治理力度,投入4000多万元对双鸭山主峰、通达广场山体进行了地质恢复治理,完成了城区周边山体植被恢复绿化任务,与此同时,大力推进了特色造林工程,在城市规划绿地中营造公仆林、人大代表林、政协委员林、“八一”林等10多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林”,构建了城市人工森林景观。

  建设景观治河道

  2009年,安邦河治理上段工程,即河西小学至黑渔泡桥段,包括桥梁、道路、河道、景观四项工程。双鸭山市积极推进安邦河治理拆迁和土地征用工作,完成两岸土方平整量50%以上,疏浚治理区段河流,并积极建设景观工程。

  过去的一年中,双鸭山市完成了五马路跨河桥94米长、30米宽的主体工程,共浇筑混凝土4246立方米、使用钢筋793吨;总长度693米、宽40米的两侧引道完成砌石2717立方米、土方2.3万立方米。桥梁及引道工程由哈市建成监理公司承担监理工作,工程严格执行质量监督检查规定,在各项工程质检中,桥梁质量均为一级。

  安邦河道整治工程顺利开展,工程于2009年11月初开工,进行了地表土方挖掘工作,清理地表土方及垃圾2万余立方米。

  全力保洁美环境

  为改善城市大环境,确保市容整洁,2009年,双鸭山市环卫部门聚力奉献、务实创新,解决了市民日常居住、出行的实际保洁问题。同时,为创建省级卫生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生活垃圾清运方面,双鸭山市全年完成垃圾清运26.2万吨,清运率达到100%,中心地区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边远地区的生活垃圾也达到及时清运,无积存。公厕维修粉刷完成100座,保证居民有个良好的如厕环境。同时,还加强了公厕内外保洁,完善了卫生制度。

  2009年,双鸭山市开工建设医疗垃圾处理项目,市环卫处积极协调市大地公司、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完成了项目的初设审批,进行了项目开工前的场地平整、地质勘探等前期工作。同时,我市积极开展了“物业管理百日会战”活动,粉刷了楼道墙壁,重新铺装了小区庭院道路,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综合整治靓城乡

  在全面抓好城市环境保护的同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双鸭山市全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切实加大了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全市已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四处、省级生态示范区两处,为实施农村生态建设与综合治理奠定了基础。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明显。在市中心区集中供热的基础上,随着棚户区改造的全面实施,双鸭山市加强了低空排放污染源的治理,市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325天,与此同时,我市加大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对15个饮用水源地重新划分保护区范围,开展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清除污染隐患6处,保证了全市人民喝上“放心水”。

  改变环境,追求品位,双鸭山市正在演绎一场美丽的“蝶变”,“山清水秀,花艳路洁”的美好梦想,必将完成一次了不起的跨越。

作者: 贾塞阳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