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身份证“语病”是什么病?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0-02-09 08:30:42

  身份证“语病” 王成喜

    “狼来了!”在前天由华东师大文学研究所、上海市语文学会等举办的“中文危机与当代社会”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严厉批评当下汉语使用的混乱,已经由局部蔓延到了整体,由个人推及到了社会,由暂时发展成了长期。没想到,一张小小的第二代身份证,竟被汉语言专家们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2月7日《重庆晚报》 )

    翻看自己的第二代身份证,对照汉语言专家挑出的身份证“语病”,还真的是那么回事。更没想到的是, 网友却指出了更多的“问题”,如民族的称谓,只用一个字表达,比如汉族,只用一个“汉”字;蒙古族只写“蒙古”;高山族只写“高山”。另外,没有汉语拼音标注;一面能容纳的信息却写在两面,复印起来浪费;身份证设计得没有美感……看起来,身份证的“缺陷”实在多。

    身份证是证明公民身份的最重要依据,与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照理说,公民身份证的设计不应该有那么多“缺陷”,但事实上却不只是汉语言专家所挑出的“语病问题”。诚然,设计再完美的身份证,恐怕也会被挑出几处“刺”,也不可能做到百密而无一疏,如果是美学专家来提,也能够挑出诸多的毛病。然而,如果第二代身份证模板在“确定”之前,能够广泛征求意见,让公民来“挑刺”,那诸如语病之类的“毛病”,完全是可以消除的。

    身份证“语病”是什么病?在我看来,是一种“关门病”,是一种缺乏征求民意的意识病。如果凡是与公民有关的事情,不管是大是小,都有一个征求民意的程序设计,那无疑能避免简单的常识性错误,正因为无视公民的权利,无视民意,才会使身份证如此重要的证件,竟然存在那么多的“缺陷”。

    谁来“医治”公民身份证的真正“毛病”?这显然是个必须要被解答的难题。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