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第四章· 绣帘思高举(6)
吃了鸡鸭和没吃鸡鸭的奴才们,心里都纳闷了:这些孙子们,今儿像吃错了药,怎么都突然发力了?
干农活一向走在前面的大把头张腊八,今天却被几个佃户甩在后面了,而且少奶奶就在身后看着,他就很焦急,心里骂那些佃户,你们这些狗娘养的,故意让我在少奶奶面前没风光呀!心里骂着,手下却不敢松力,一个劲儿追赶。
坐在遮阳伞下的少奶奶,对着一排排倒下的麦浪,很是得意,不由得脱口而出:"鸡飞,鸭撵,兔子满地跑啊。"
身边的翠翠,不知道少奶奶嘴里说的什么,眼睛瞪大了看眼前的麦田,却怎么也看不到鸡鸭的影子。
各家的麦子上了场院,山一样堆积着。这时候如果有一场雨,那就糟了。各家都忙着打麦场,大本营的劳动力远远不够,就从附近的佃户村抽调。各家的场院内,都有上百个青壮年,昼夜给麦子脱粒,然后扬场,之后把圆滚滚的麦粒,摊在场院上晾晒。汗水,强壮的身子,呼哧呼哧的喘息,亢奋的号子……都同那麦子,一起晾晒在打麦场上。庄园内佣人们也不知疲惫地忙着,把节日的饭菜送到场院,把烧开的绿豆汤端给汉子们。各家的老爷,这时节也知道打理一些家务,一次次匆忙地走过场院,手里拎着永远吸不尽的长杆烟袋;就连很少出门户的太太们,也到了场院,看着自家油光光的麦粒。
日新堂的麦子,比其他几家的多几倍,经常要晚上挑了灯笼夜战。日新堂门前享用放饭待遇的乞丐们,这时节真是帮了大忙,他们的组织者就是菜园旁居住的杠子。杠子一个人拖着个碌碡,能够一口气在麦场上跑十圈,比旁边架着的那头骡子都有力气。姜振帼出手也格外大方,不仅饭菜好、米酒好,而且场院边上,昼夜放着绿豆糖水,还有成捆的上等烟叶。
姜振帼每天都要到麦场上。奴才们怕太阳晒伤了少奶奶白皙的皮肤,就用麦秸搭了一个宽敞的草棚子,里面摆了一张太师椅,一个茶几。姜振帼和丫环翠翠就在里面坐着,看外面挥汗如雨的场面。
再后来,这棚子就成了几家太太们唠嗑的地方。月新堂的李太太和东来福的陈太太,常常坐在里面纳凉,跟姜振帼说一些女人们的事情。今年的打麦场就有点儿像过节,虽然依旧紧张,却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李太太看着麦场上的乞丐,对姜振帼说道:"都说好女不如赖男,我看侄儿媳就例外,心眼儿就是多,把别人卖了,别人还傻乎乎地帮着你收银子,你看这些叫化子让你耍弄的。"
姜振帼笑了笑,说道:"我要是没有这些叫化子心眼多,那我不就成了傻子了?"
"我们庄园上上下下,哪一个能比你?在你面前我们都像傻子了。当初你嫁过来时,文文静静的,谁能想到你一肚子道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哩。"李太太表面上说着恭维话,实际要把姜振帼讽刺一番。她以为姜振帼听不明白,说完了,就朝陈太太挤了挤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