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动态 正文
金色大厅上演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0-02-03 09:45:25
    东北网双鸭山2月3日讯   1日晚,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金色大厅洋溢着浓郁的中国内蒙古风情。长调、呼麦、二人台、内蒙古民歌、马头琴……这些根植于内蒙古草原的艺术奇葩在“2010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上大放异彩。

    李焕之的民族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拉开了这场音乐会的序幕。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蒙古族演员花日一出场,观众席上就传来了一阵惊叹声。她首唱的《我从草原来》曾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此次她在金色大厅深情演唱的这首草原牧歌,仿佛把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一下子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长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号称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白音格演唱的《鹿花背的白马》悠扬舒缓,让人仿佛漫步在茫茫的草原上。原生态歌手锡林演唱的呼麦《满都拉汗赞》让观众领略到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喉音艺术”。他的马头琴演奏《万马奔腾》粗犷、激昂,给人印象深刻。巴音那木尔演唱的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苍天般的阿拉善》散发着浓浓的草原气息。斯琴格日乐除了和妹妹合作演唱了内蒙古民歌《酒歌》外,还演唱了她的成名曲《山歌好比春江水》。音乐组合额尔古纳乐队演唱的《鸿雁》唯美大气,将内蒙古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刘树宝等二人台演员的《漫瀚情歌对唱》热情奔放,令人回味。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们长时间的掌声。

    今年的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特邀捷克国家交响乐团联袂演出,由旅英指挥家邵恩担任指挥。在音乐会上,捷克国家交响乐团演奏了两首捷克音乐家的作品,一首是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交响诗《伏尔塔瓦河》,另一首是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他们的倾情演奏细腻感人,同时也使整台音乐会散发出中西合璧的艺术魅力。音乐会在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欢快的旋律声中结束。

    来宾和观众对这台音乐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奥地利联邦副议长苏珊·诺伊维尔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她来自音乐之乡萨尔茨堡,非常喜欢音乐,这台音乐会非常美。她说:“每首歌都不同,都有其特别之处,我在听他们唱歌时,真的好像看见了草原风景。”维也纳商会经贸委员会主席艾恩斯特·托博拉说:“我已经连续看了10年的中国新春音乐会,今年的音乐会非常美妙,我非常喜欢。”

    2001年,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首次在金色大厅举行,到今年正好已举办了10场。非常有意思的是,这10场音乐会都是由一位中文名叫郭思乐的奥地利女士用中德双语主持的。郭思乐学汉语出身,自称中国是她的第二故乡。10年前,她开始在维也纳市长办公室工作。谈起第一次做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主持人的经历,她说:“当时的中国大使来找我帮忙,我很高兴就答应了。现在10年过去了,还没人来接替我。”

    奥地利联邦副议长诺伊维尔特、奥地利前驻华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胡小笛大使、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文化参赞等1000多名来宾和观众欣赏了这台音乐会。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