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有专家将此举上升到文化产业的宏大层面,可网友更关心的却是文件提出的“年放映国产电影时间不低于年放映时间总和三分之二”,以及将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从公用经费中开支)等相关规定。三分之二的规定关涉政策保护,而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并从公费开支又有行政摊派之嫌。如此下去,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是有保证了,可谁又来保障观众的观影权不受侵害?
去年国内电影市场票房大丰收,一举突破62亿元大关,增速全球第一。在票价畸高,许多人看电影已成奢侈的今日,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可也要看到,相对一个人口超过13亿人的大国,这个数字仍显单薄。国内电影市场具有深挖潜力和广阔前景,但竞争也必将惨烈——国产电影能否立足中国,走向世界,光靠政策保护和行政扶持是远远不够的。
刚拿下全球票房总冠军的《阿凡达》,也证明了这一点。很多导演和观众看完《阿凡达》的第一感觉,就是被这部电影震傻了。从这部电影,大家看到了国产电影和世界一流影片鸿沟般的差距。可有的国内导演不去学习别人的优点,动的却是政策保护的心思。在前些日子外界纷传《阿凡达》(2D版)要给《孔子》让路的时候,导演胡玫说:“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通知,作为一个电影人,我会感觉很温暖,我希望政府能够保护我们的国产电影。”当一个“主流导演”都心甘情愿地躲入政策的襁褓,还能指望国产电影赶追世界一流吗?
倘若过分依赖于这种政策保护的模式,很可能培养出一群靠政府保护讨生活的附庸。电影行业的竞争十分残酷,相关技术日新月异,国内电影人不自强自立,无异于开除自己和世界对话的资格,采取过度的政策保护,最终也将伤害国产电影自身质量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