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月21日讯 为了让失去父母的孙子在省城读书,六旬老太从代县农村来到太原;为了维持自己和孙子的生活,老人在饭店打了四年工。如今,孙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老人还想继续打工,供孙子上完初中、高中、大学,直至他长大成人。这位老人就是太原市羊市街小学学生张博洋的奶奶邢彩平。
一个从农村来的六旬老人,如何与孙子相依为命?她怎样含辛茹苦供孙子上学?1月19日,记者走进邢彩平的生活,了解她和孙子艰难中奋力前行的故事。
父母双亡 孩子无人照看
早上6点,天还没亮,邢彩平就起床了。洗漱完毕后,她出门去上班,走之前不忘给孙子掖掖被角。邢彩平上班的地方是东缉虎营附近的一家羊杂店,她在这里当洗碗工已有4年了。
4年前,邢彩平住在太原的儿子和儿媳因煤烟中毒去世,留下5岁多的孙子张博洋无人照料。邢彩平把孙子接回代县老家,可她发现孙子不仅对代县的环境陌生,而且在学校也听不懂老师讲的课。“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想来想去,邢彩平决定离开老家到太原生活,独自供孙子读书。
当洗碗工赚钱供孙子上学
太原有儿子留下的房子,但生活来源却成了她和孙子面临的最大困难。孙子是太原户口,可以申请到300多元的低保金,但这些钱无法供两个人生活和孙子的上学费用。万般无奈,邢彩平打算找份工作打工挣钱养孙子。
年龄太大,还要照顾孙子生活,邢彩平只能上半天班。她找了很多地方都被婉言拒绝,最后是一家羊杂店把她留了下来,让她在饭店洗碗。
从早上6点多到下午3点,邢彩平不停地收拾餐桌、洗碗。她的双手因长时间泡在洗涤液水里,手掌被泡得通红。一到冬天,她的手上满是被风吹开的小口子,一伸进水里,就会被蜇得生疼。
盼能看到孙子长大成人
上午,邢彩平上班,孙子上学。下午,邢彩平下班,接孙子回家,两人吃饭休息。邢彩平每月的工资是300元至500元,加上孙子的低保金,勉强能维持着两个人的生活。好在孙子张博洋非常懂事,在学校勤奋学习,回家还帮着奶奶干家务。“洋洋从来没有提过同龄孩子的任何要求,就像个小大人。”邢彩平说。
如今,张博洋上小学三年级,老师和同学们也了解到了他的家庭情况,学校给他免去了各种费用,同学们也经常帮助他,还有好心人免费给他辅导功课。
看着孙子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奶奶邢彩平感到很欣慰。但是,她仍然有一个最大的担心,担心将来自己年龄大了,孙子该由谁来照顾。“我盼着自己能健健康康,多活几年,能看到洋洋长大成人。”邢彩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