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尖山区切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探索廉政文化进社区的形式,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
一是注重抓好筹划,加强组织领导 。在实施中努力做到“三个明确”: 一是明职责。由区纪委总协调、区委宣传部总牵头,成立了廉政文化建设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联络、检查、督办及资料整理等工作。在广泛讨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工作方案》,下发到三个街道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进度汇报,加强跟踪协调指导、督促落实,有力促进了该项工作的开展。二是明任务。本着“教育为先,寓教于乐”的原则,要求各街道组织所辖社区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即:“组织一台廉政文化文艺晚会;建设一处教育园地;设立一处宣传窗;举办一次反腐宣讲;设置一批廉政公益广告牌”,并选择基础较好的社区作为廉政文化进社区试点,着力营造浓厚的廉政宣传教育的社会氛围。 三是明责任。要求各责任单位严格按照任务分解要求,认真组织,精心安排,落实责任,由区委宣传部牵头,文体局、文联、文明办等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过问抓,在人、财、物上给予必要的保障和支持,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抓,宣传委员具体抓,各社区党支部书记全力抓落实的层层落实机制,确保廉政文化进社区各项活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是注重抓好基调,把准工作原则。在推进中着力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内容上讲求通俗易懂。将社区廉政文化融入大众文化,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诚信礼仪等相关内容与廉政文化相结合,内容丰富,贴近群众,涉及面广,防止单一,拉近廉政文化和居民之间的距离和互动,让群众乐于接受,使严肃的廉政内容通过丰富的文化“包装”,更多、更好地吸引人、引导人,有效地防止了空洞、生硬和说教。二是形式上讲求喜闻乐见。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感人事迹,编排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戏、小品、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在社区巡回表演,深受居民欢迎。如我们将刘桂英的先进事迹编排成《我的好主人》快板唱,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福园社区编排《喜到社区》、快板唱《八荣八耻树新风》、中植社区编排的表演唱《一代廉吏于成龙》,节目内容令人耳目一新。三是效果上讲求潜移默化。根据社区环境,或建造“清风长廊”,或以廉政公益广告和印有格言警句的宣传画进行点缀,形成与社区环境浑然一体的廉政氛围,使廉政文化自然融入到社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日常生活起居和行为习惯中。
三是注重抓好结合,务求取得实效。在落实中注意采取“三个结合”:一是各社区依托现有的文化中心(文化室),在阅报栏上张挂《中国纪检监察报》,在阅览室书柜中增加《中国监察》、《党风廉政建设》等一批反腐倡廉方面的书刊、阅览室吸引居民读书看报;在文化中心的宣传栏、黑板报上宣传廉政文化内容,主要内容有廉政时事、先进事迹、警示案例、廉政格言、党纪条规等,一月一刊,定期更新。二是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通过在各社区醒目位置设公益广告、各示范点布置格言警句等形式,在廉政文化的内容设置上,注重渗透行为规范、文明礼仪、修身养性、孝亲敬老、团结友爱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知识;在廉政文化的教育中,则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大力“廉为荣、贪为耻”的社会大氛围。三是与创建文明社区相结合。结合“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和“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中,将廉政文化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经常性工作中。在社区内聘请廉政监督员,设置举报箱和“回音壁”,构筑监督网络,增强群众监督意识。有的社区还召开新春话廉座谈会,议大事、话廉政、谋发展。
四是注重抓好试点,实施典型引路。我们坚持区别对待,有所侧重,有序推进的办法,主要培育了三种类型的试点: 一是小区型试点。街道注重依托原来建成的文明安全小区,抓好廉政文化设施的规划、布置。在社保社区,阳光小区开展楼道廉政文化教育,使人感到廉政清风扑面而来,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教育。二是活动型试点。街道鼓励文艺人才聚集的社区编排廉政文化节目,引导社区居民自娱自乐,并适时组织廉政文艺节目调演。三是景观型试点。在新兴广场、翠峰山广场悬挂礼仪、诚信、廉政格言警句以及弘扬爱国、守法、文明、道德的名言警句,把环境点缀得别具一格,给人以美感,又催人警醒,使人在清新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