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1月8日,环球网报道的这则新闻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一时间,据称为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人的张磊立刻被网友展开“人肉搜索”。不少网友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也有网友则认为,张磊支配自己所赚得的钱根本无可厚非。
部分网友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捐款给外国而非中国教育机构感到失望可以理解,但是张磊捐赠的是其个人财产,其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意愿捐款给任何机构与个人,包括外国教育机构与高校,其他人没有权力强求其必需捐款给中国教育机构。何况张磊捐款给外国教育机构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人类整体教育水平提升,而整体人类教育事业的提升同样会惠及中国民众。另外,张磊将巨款捐赠耶鲁大学,据其自己表述是因为“耶鲁改变其一生”,所以其捐赠行为含有“报恩”的意味,而受人以恩之后进行报答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弥足珍贵。
尽管张磊自己没有明确表达,但是笔者揣测其所以将巨额款项捐给耶鲁大学而非中国高校,或许还是因为其认为捐款给耶鲁大学所能发挥的效用更大。耶鲁大学作为世界顶级大学,不但研究能力与教育水平高居世界高校首位,而且更有一套符合教育事业特点、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机制,而其研究能力与教育水平所以能高居世界高校首位,很大程度上即是得益于具有这样一种良好的机制。在这种情形下对其进行捐款,显然能够保证获得更大的教育成果产出,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而反观我国部分高校,其负责人热衷于建设形象工程,比如建设豪华建筑包括奢侈的校门等等,在这种情形下给中国高校捐款,定然让人担心所捐款项不能被用于教育事业本身,而是被用于建设形象工程。另一方面,中国高校还普遍存在着官本位现象,严重制约科研能力与教育水平的提升,而在官本位体制盛行之下,所捐款项究竟能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上发挥多大的效用,也不能不让人感到怀疑。而当人们对捐赠抱持着这样的担心与怀疑,其向中国高校捐款的积极性也就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出现部分人士向外国教育机构而不向中国高校捐款现象,实际也就并不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如也有网友所认为的,张磊的捐款行为值得中国教育“反省”,让中国教育反省其所存在的诸如官本位盛行束缚教育事业发展等现象。如果中国教育在进行深刻的“反省”之后进一步完善了自身体制,真正建立起了有利于在更大程度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机制,相信向中国教育机构捐赠的人们一定会越来越多,中国教育事业一定会在更多人们的关心与支持之下获得更大的发展。正因为如此,中国教育应将类似张磊这样的捐款行为当作对自身的一种鞭策,鞭策自己在教育制度建设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并藉此而使中国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能起到的促进作用不断得到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