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城市之声 正文
双鸭山:城乡建设行动 变化处处是景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0-01-13 10:41:09

  东北网双鸭山1月13日讯 元旦期间,在外地发展的市民王先生回乡探亲,仅仅时隔一年,家乡的变化就让他连连赞叹:沿途看到气派别致的客运枢纽中心、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已拔地而起,而通往父母居住的小山村的土路已变成硬化路面,到家后最让他欣慰的是父母终于告别了担水喝的日子,也吃上了自来水……王先生感受到的这些变化,是双鸭山市2009年大力推进的城乡建设行动带来的道道风景。

  2009年,构画着让城乡更美好、百姓更幸福的蓝图,我市在利民行动中加重砝码,掀起了新一轮城乡建设热潮。

  重点工程建设逐浪高

  数九寒冬,市民服务中心工程和群众艺术馆工程建设工地还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这里正在进行的是室内装修和设备配置工程,预计1月末之前工程将全部交工。据该工程负责人介绍,市民服务中心工程和群众艺术馆工程从去年4月10正式进入施工。自开工以来,工程建设负责人连续300多天没休过一天假,主体工程于去年7月5日实现封闭,之后进入后期装修。施工过程中,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给予了工程建设者信心,目前90%的投资已到位,工程质量好、速度快,要争创省优工程。占地面积25600平方米的双鸭山客运站于2009年12月31日竣工。为使双鸭山客运站工程成为安全优质的精品工程,我市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法规及建筑法规,建立了安全及质量保证体系,对项目管理做到细致到位,不留死角。截至目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800万元,目前正进行装修内饰等收尾工作。

  除上述两项重点工程外,2009年,双鸭山市规划的其它重点工程也都进展顺利:市建龙专家接待中心工程接待区已完成主体封顶;市博物馆工程主体结构已封顶;社会福利中心工程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工程冬季维护工作。

  农村硬化公路村村通

  一组数字见证着我市去年农村公路建设成果:2009年,全市农村公路计划建设里程155项、754.13公里;实现共完成计划内和计划外169项、798.2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硬化公路村村通。

  为顺利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去年初,双鸭山市制定了《双鸭山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在制度上和方案上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施工中,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严格执行“政府监督、业主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由于2009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多、里程长,市农路办与质量监督站坚持不定期地对各县区所辖项目进行联合检查和整改,重点查看桥涵和路面工程的主要部位、重要工序。同时,为保证每项分项工程的质量,市农路办组织有关单位联合对分项工程进行严格细致的验收。在管理过程中,对施工单位的违章作业采取警告和停工整顿,确保了各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自来水入村率百分百

  据统计,到2008年末,双鸭山市尚有232个自然村屯及林牧场居民点未通自来水。这“232”,成为了令市委、市政府深深挂怀的数字。

  2009年初,双鸭山市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列入农村“三项重点工程”,决定利用一年时间确保实现农村自来水入村率达到100%的工作目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模大、投入资金多。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全市共组织了25支建设队伍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各县区通过政府支持、政策扶持、社会捐助、引资入股等形式扩大融资渠道,保证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施工中,各项工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内容和标准建设,对施工队伍、材料设备的选择采购实行了招投标制,通过提高成井、下管、封井、建房、管道联接等细节的施工质量和工艺水平,使工程达标合格,促进了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为保证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各县区坚持“有偿供水、以水养水”新机制,通过“以地养井”、“以房养井”、“以水养井”的形式,减轻了农民负担。截至2009年12月末,全市已全部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232个,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1.6万人,占年初计划100%,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自来水村村通。

  移步即是景,举目满眼新。日新月异的城乡建设,见证着双鸭山市活力勃发的前进步伐和离百姓生活越来越近的发展蓝图。

作者: 王玉辉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