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月11日讯 一边是“金融海啸”肆虐全球,一边是金融支撑逆势坚挺。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人民银行双鸭山市中心支行坚持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积极引领全市各金融机构以建设生态平安和谐富裕双鸭山为目标,全力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保民生,变挑战为机遇,化困难为有利,在困境中开创了跨越发展新局面,为促进双鸭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指导壮实力 乘势攻坚保增长
危机之年,如何实现保增长目标?基于对这一新课题的思索和求解,一年来,人民银行双鸭山市中心支行先后召开5次货币政策传导会议、印发3项信贷指导意见,加强窗口指导,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全市民生工程、大项目建设、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区域协调发展的信贷投入。他们积极推动多层次的信贷供给市场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扩大资金规模,提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为企稳回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金融支撑作用。2009年,全市金融质量显著提高,存贷余额等各项指标均创我市金融历史之最,各项存款余额实现366.21亿元,当年新增75.91亿元,增长26.15%,储蓄存款实现261.89亿元,当年新增41.18亿元,增长18.66%,人均储蓄额预计实现1.75万元,同比增加4484元;各项贷款余额实现209.36亿元,当年新增67.17亿元,增长47.24%,达到我市建市以来全部新增贷款的三分之一。金融机构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实现利润4.73亿元,同比增盈1.31亿元,缴纳各类税款达1.08亿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升,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实现6.35亿元,证券交易量实现163亿元,以上指标均创我市历史最高水平。
搭建金桥解难题 调优结构促发展
准确把握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人民银行双鸭山市中心支行紧紧抓住我市“老工业基地振兴、煤电化基地建设、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大项目建设”等板块,积极引导和督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突出信贷投放重点,将资金配置到我市经济发展最需要和对我市经济发展拉动力强的项目上,重点扶持了建龙钢铁、建龙化工、发电公司、龙煤双鸭山分公司、北大荒牛业等有市场、有效益、有前景的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发展,全年累计投放各项贷款219.40亿元,增长50.51%,贷款累放增幅创历史新高。
为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供求错位、贷款“两难”问题,人民银行双鸭山市中心支行积极搭建银企合作沟通平台,协调国有商业银行对市政府规划中的重点项目逐户进行资金需求、贷款落实的调查论证,一事一议,妥善解决影响建设项目的关键性问题。为促进银企沟通合作,他们与市发改委精心挑选出67户产品有市场、有信誉的重点企业,连续三次召开银政企对接预备会引荐项目,促成我市7家金融机构与鲁能煤电化、建龙矿业等37个项目签订项目合作协议,贷款协议金额159亿元,项目签约率达41.8%,有效缓解了我市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融资难的矛盾。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而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对资金链原本就很脆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为能让我市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实现逆势发展,人民银行双鸭山市中心支行组织加强了“金融总动员”:联合市区农村信用联社开展为中小企业服务宣传活动,在市区附近厂、矿等地发放了4.5万份宣传单;积极沟通协调评估、公证、房产、工商等部门建立“绿色通道”,以市区农村信用联社为平台,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全市中小企业贷款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一站式”零距离服务,采取新增设企业抵押联保贷款等5个信贷品种、下调贷款浮动利率等多种方式,全年引导全市金融机构累计为3227户中小企业及个体私营经济贷款33.98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16.26%。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输入,使众多中小企业在“金融海啸”中挺了过来。这一支持中小企业的做法受到人民银行总行充分肯定,被广泛推广。
落实政策惠“三农”倾心尽力保民生
关心微小,心系“三农”,人民银行双鸭山市中心支行切实把惠农工作做到实处。2009年,他们引导金融机构累放农业贷款78.67亿元,同比增加29.84亿元,增长61.87%,创支持“三农”之最。其中,人民银行通过积极向上级人民银行争取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发放支农再贷款5.85亿元,居历年之最,积极扶持了2万余户农民发展种植、养殖业,有力支持了我市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他们把农村信用社改革资金支持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农村信用社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2009年,组织全市4家更名改制城市信用社成功兑付中央银行票据,获得兑付资金6108万元,通过央行票据支持,进一步壮大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资金实力。
小额担保贷款数额虽小,却可能关系到一个下岗职工的生计。人民银行双鸭山市中心支行始终把关注民生当作天职,把构建和谐社会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相结合,大力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的发放。组织商业银行召开座谈会,与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多次召开协调会,印发《关于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及积极推动全民创业促就业实施意见》,引导金融机构提高贷款额度,简化贷款手续,加大支持力度,全年共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1874万元,支持769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满足需求优服务延伸触角利百姓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快捷的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双鸭山市中心支行通过加强举措、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和优化金融服务。他们积极推进包括支付结算现代化、征信体系建设、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等在内的各项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制度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极配合财政国库管理国库业务,累计办理中央预算收入16.17亿元,办理地方预算收入13.74亿元,办理地方级财政库款支拨资金40.14亿元,发行国债1.63亿元。2009年11月13日,他们对财税库行横向联网工作进行全面测试,实现了财政税款直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为进一步加强货币发行管理,确保全市现金合理供应,跟上发展需要,他们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现金供应,而是把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经常性地开展市场币种结构、现金流向流量等方面的调查和预测,从而使现金供应工作更符合市场需要,全辖全年共向社会投放现金112.2亿元,回笼现金80.7亿元,净投放现金31.4亿元,确保了各个时期现金供应,满足了社会用币需求。
为真正做到利民便民,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双鸭山市中心支局按照便民原则,深入了解企业业务需求,研究相关政策,将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尽可能地简化手续、下放权限,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进程,外汇服务保持“零距离”,倾力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得到了企业和银行的高度赞誉。2009年,全市进出口总额5.2亿美元,结售汇总额4133万美元,市中心支局连续5年被评为全市支持外经贸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步伐,完善了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机构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和银行卡支付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全市银行资金结算实现了“零在途”,极大提高了社会资金使用效率,为百姓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强化措施保稳定金融“创安”效果显
进一步拓宽金融稳定工作思路,人民银行双鸭山市中心支行提出了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规划,定期对地区金融稳定性开展评估,准确反映报告全市金融稳定情况。2009年,全市金融系统没有发生一起风险案件,创金融平安之最。他们通过加强征信系统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建设“诚信双鸭山”增光添彩;通过向政府、企业和个人大力宣传征信系统在打造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发挥的突出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促进了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年全市企业征信系统已为5085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所有金融机构贷款信息全部入库,年查询量达360余次。成功采集上报地方税务局企业纳税信息4556户,为121户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已累计为全辖888户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其中227户中小企业办理了贷款卡,85户中小企业与银行发生了授信业务,累计授信额度为20.32亿元。组织开展了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通过积极宣传法律法规,提高了企业和个人的守法守信意识,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环境。
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市委、市政府把金融生态环境纳入加快地方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的金融生态得到了显著改善,金融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促进了全市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我市被评为第三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成为全省继哈尔滨、大庆市之后第3个跨入金融生态的城市,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