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月11日讯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省级“三优”文明城、省级卫生城,200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创森”引领、“四城”同建战略以来,双鸭山市各级部门全民发动,大力宣传,全市上下形成了热情参与、广泛支持的创建高潮,全市的生态环境、人文面貌及城市功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政府组织全民参与热情高涨
“四城”同建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分别制定了“四城”同建工作实施方案和考评细则,成立了领导组织机构,各工作组和县区、各相关牵头部门也分别制定了目标管理方案,进行了阶段性地检查、督办、推进和验收;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广泛动员,积极参与到“四城”同建工作中来;在双各中省直单位、驻双部门也都积极、主动、圆满地完成了“四城”同建工作中各自所承担的年度任务;乡村、社区的每一户居民也都较好地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38项考评指标,我市已有9项达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26项考核指标,已有8项达标;省级“三优”文明城创建49项指标,已有25项达标;省级卫生城市10个方面70项考核指标,已有36项达标。
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遵循“环境、项目、公益、文化”四位一体相互承载的要求,实施了既体现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城市开发,又体现改善民生的安邦河治理工程;开发利用了具有双鸭山特色的文化资源,并把这一资源作为项目开发的载体,开工建设了双鸭山博物馆、友谊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项目,使文化建设项目占全市项目开发建设中的比重有所提升;通达桥山体改造等项目凸显了城市文化品位;双鸭山山体恢复工程的实施也将使我市的环境生态建设工程和“创森”工作向前推进一步。我市认真组织实施城市形象提升年活动,市区投资1023.5万元对包括新兴大街,东、西平行路等市区内的主要道路和几大广场在内的市政工程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和改造,工程投资、工作修缮量是前几年所有工程量的总和;全力实施了道路建设升级改造,实施了花卉展馆建设工程,重点实施了公园绿地建设维修,新建了占地近10万平方米和谐公园、法院两侧占地16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方便了群众健身、休闲和娱乐。集贤县、饶河县风力发电,友谊县生物质发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的建设也将在环保模范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政企联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创森”工作规划到2012年完成植树造林39万亩,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绿地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环保模范城规划到2010年全市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达到100%;“三优”文明城创建完成“三供两治”工程建设规划,“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要达到国家规定的2500平方米以上的三级馆标准;省级卫生城市创建中的10个方面,方方面面都是与民生相关的。在“四城”同建的过程中,双矿集团、双鸭山林业局、农垦红兴隆分局、驻双部门形成了共同创建的主体,很好地完成了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在投入机制上实施了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本级财政投入;融纳社会资金投入。“创森”工作中,2009年全市共筹造林资金6500万元,争取造林补助资金2750万元,公开接受社会捐款740余万元。双鸭山主峰地质恢复工程项目争取到位资金112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