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头题 正文
建设:全力筑广厦---棚户区改造系列报道之二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0-01-08 10:05:13

  东北网双鸭山1月8日讯 棚户区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改造面积之大、难度之高、群众的期望值之高前所未有,无异于“烫手山芋”。这样的“难事”,政府有没有能力做好?

  对此,双鸭山市给出的回答是:我们一定要让棚改工程成为推进速度最快、建设质量最好、人民群众最满意的“一号民心”工程。

  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组织下,各县区、各部门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合力攻坚,棚改建设势如破竹迅速铺开。

  拆迁被许多工程建设者称作“天下第一难”。大拆迁是棚改大建设的基础,然而,棚户区情况千差万别,如何让每一位困难群众真正理解政府的意图、棚改的优惠政策,成为棚改能否快速推进的关键点。棚改启动以来,双鸭山市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政府网站等媒体及社区等基层机构的舆论宣传作用,把调查摸底、动迁安置等过程变成宣传、解释政策和答疑解惑、思想发动的过程。工作在一线的动迁人员不分昼夜地做工作,不厌其烦地讲政策,许多基层拆迁办的工作人员也积极做工作,最大限度地取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全市上下形成了绝大多数居民理解拆迁、响应拆迁的良好氛围。2009年,双鸭山市以南市区棚户区改造为重点,完成了铁西、河西、宝山文南、四方台北苑等地的拆迁。截至目前,共拆迁10个小区、房屋15306户,拆除面积69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和谐拆迁。

  拆迁难,资金的筹措更难。面对全市棚改工程58亿元的计划投资,掂掂各级政府的钱袋子,囊中羞涩是不争的事实。资金的瓶颈如果破解不了,棚户区改造就犹如无源之水。为攻克资金难关,我市广拓思路,坚持多元融资,力求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采取了向上争一块、财政投一块、企业扶一块、银行贷一块、市场引一块、群众筹一块的“六个一块”方式筹集改造资金。通过积极协调,龙煤集团以劳抵资方式建设铁西小区一期工程,哈尔滨宇辉建设集团就河西棚户区改造达成协议,现已完成基础工程。同时,为广泛吸引开发商投入到棚改建设工程中来,我市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手续全简化。由市监察局牵头,发改、建设、棚改、规划、房管、国土、地税、环保等相关部门参与,抽调精干人员,成立棚户区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建立棚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全天候服务,简化办事程序、精简审批环节,通过限时服务和承诺服务,保障了审批服务环节的顺畅高效;收费全减免。对棚改项目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对参与棚户区改造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原拆迁面积房屋偿还部分,暂不征收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并协调设计、施工和建材企业在价格上给予优惠,降低建设成本。目前,已累计为11家企业减免各类费用8786.65万元……一连串合作项目的成功运作和优惠政策的到位实施,突破了资金的瓶颈、棚改的路障。

  “建”,才是棚改的根本落足点。在严格工程管理上,双鸭山市采取超常规方法推进工程建设,将规划、拆迁、勘探、设计、图审、招标实行单体优化、总体叠加,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时效。一年来已开工建设住宅91.1万平方米,三马路立交桥、向阳排水、岭东供排水等一批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和宝山区小学、医院、四方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公建项目也陆续开工建设。为让广大棚户区居民尽早地住上新房,各区棚改指挥部纷纷实行工程建设倒计时,工作人员放弃了节假日,现场施工人员多工种24小时立体、水平交叉作业,保证将“棚改楼”建成“优质楼”。

  拆拆拆——建建建,伴随着这一铿锵有力的棚改鼓点,“老棚户们”的安居广厦已然拔地而地。

作者: 王玉辉 贾塞阳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