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百姓故事 正文
服侍瘫痪公爹十五载 “孝星面”里情意深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0-01-08 08:26:51
     东北网双鸭山1月8日讯    “常吃‘史记孝星面’,家庭和美比蜜甜”。在河北省泊头市胜利西街,一个卖面条的小摊位前的特别广告,常引得行人驻足,让摊主史树凤15年悉心伺候瘫痪公爹的故事广为流传。这广告是史树凤所在的鼓楼街道办事处专门为她制作的。

    广告的作用还真不小,如今史树凤的“孝星面”一天能卖100多公斤,在泊头成了“知名品牌”,更成了社区尊老敬老的好教材。

    史树凤今年40岁。15年前,公公患了脑栓塞,生活不能自理,婆婆去世后,史树凤接过照顾公公的担子,一服侍就是15年。公公肠胃不好,顿顿饭她都精心准备;公公大小便失禁,她从没嫌过脏,还准备了多套衣被,及时替换;老人便秘,她就用手一点点抠出来;怕公公在家憋闷,她买来轮椅常推老人出门透风。史树凤的孝行受到邻里称道。街道办事处搞“十大孝星”评选,她两次入选,还荣获了“全国尊老敬老先进个人”称号。

    这两年,史树凤买了台机器加工面条补贴家用。开始生意不好做,街道领导知道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为史树凤立块广告牌!很快,印着“史记孝星面”字样及史树凤照片的广告牌摆到了摊前。这特殊“广告”十分有效:“原来她就是史树凤!”不少人慕名来买她的面条。有的是敬佩她的孝心,照顾她生意;有的是信任她的人品,为买个放心;有的则是看重这“孝星面”里浓浓的人情味儿。有时谁家媳妇和公婆闹别扭,也爱跟她唠叨唠叨,经她现身说法一开导,冰释前嫌。“史记孝星面”的名气越来越大,常有邻县的客人专程买回去赠送亲友,市区几家饭店也推出“孝星长寿面”。史树凤看重这份尊敬,面粉不加任何添加剂,面条比别家多轧三四遍,吃起来特别滑爽劲道。

    亲自给拟了广告词的鼓楼街办事处书记张文仲说,为史树凤做广告,一是想给她的生意帮点忙,更重要的是体现党委政府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视。“百善孝为先”,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对提高居民素质、创建和谐社区非常必要。从2005年起,他们每年评选“十大孝星”“和谐家庭”,还设立了“孝星基金奖”,让这个回汉杂居的社区呈现出一派和谐氛围。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