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头题 正文
决策:民生居为先 --- 双鸭山棚户区改造系列报道之一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0-01-07 09:21:54

  东北网双鸭山1月7日讯 让时光回溯到半个多世纪前——

  滚滚的乌金在这里被掘出,流向全省、全国,自此,双鸭山市因煤而生、缘煤而兴。

  先生产、后生活,盖起东倒西歪的简易房,创业者们环煤而居、繁衍生息,几十年艰苦创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发展”出了规模浩大的棚户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近7万户、20多万人集中居住在占地1768公顷的14片棚户区里。

  “夏天屋里倒灌雨,冬天四面墙漏风”,“老棚户们”长期居住在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恶劣、安全隐患巨大的区域内,吃水难、行路难、取暖难、如厕难,他们迫切期望改变这种低质量的生存状态,棚户区成为了我市的“历史之痛”。

  让时光回溯到2008年——

  真切感知来自“低檐”下的热切企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2008年初,市委、市政府毅然决策:把棚户区改造列入全市“一号民心工程”,积极抢抓国家实施煤矿城市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历史性机遇,全面启动煤矿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明确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集中改造14片棚户区,建设住宅392.5万平方米,配套公建67.31万平方米。按照这一部署,全市各级棚改机构开始组建,入户调查、政策制定、政策宣传、资金筹集、规划设计等各项工作开始展开。

  再让时光回溯到2009年——

  怀着对棚户区百姓的深切关注,200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在我省视察棚改工作期间专程到双鸭山进行实地调研,“新中国成立60年了,群众还在这样的房子内,我们有责任尽快改善群众居住条件,钱花在棚户区改造上是值得的。”李克强副总理的肯定和期望更加坚定了双鸭山市做好煤矿城市棚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随即,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始迎接新一轮的风生水起……

  民以居为安,民生居为先。五年改造完棚户区的承诺重于泰山,双鸭山市的决策者们用实际行动在这份答卷上认真作答——为能让决策组织到位,该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总指挥,主管副市长、市人大副主任和龙煤双鸭山分公司总经理为副总指挥,发改委、建设局等17个部门主要领导和各区区长为成员的棚户区改造领导机构;对全市棚改任务按年度分解,明确每年的拆迁户数、建设面积和需要筹措的资金;由市、区四大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片,一定五年不变,一包到底,把棚改工程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为能让决策监管到位,对中央预算内投资,双鸭山市严格按规程操作,积极接受中央有关部门审计和稽查。并制定了《双鸭山市棚户区改造工程管理制度》,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选择上,均依法通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确定;对所有项目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由市纪委、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工作人员组成项目监审组全程监督;在跟踪监管上,从招标环节开始到合同审批、备案直至合同付款,各环节均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坚决杜绝擅自提高各项费用定额、超概算投资等违规行为。同时,通过媒体舆论监督、群众代表内部监督、聘请公证处重点监督等方式,进一步确保了棚改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使棚改工程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

  一缕阳光透过半个多世纪的云层,棚改户改造的决策直射寒屋,多年的安居梦竟然如此接近,“老棚户们”从身到心都感觉到了温暖。

作者: 王玉辉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