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奚旭初:谁让孩子的理想是当公务员?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12-29 08:25:45

  “我的理想是长大了当公务员,因为可以吃喝玩乐”——苏州市某小学二年级小学生丁丁在小作文练习中这样写道。班主任教育了孩子,并与家长沟通,家长挺尴尬。童言无忌,留给成人世界怎样的反思?

  小小孩子,将吃喝玩乐当作人生理想,这自然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而依我看,丁丁不但将吃喝玩乐当理想,而且将实现这个理想与当公务员划上等,同样也发人深省。

  专家认为:孩子是成人世界的镜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注意约束言行,避免不经意间混淆其是非观──专家这番话,显然是把丁丁的理想与家长有意无意的言传身教联系了起来。但实际上,平常这样给丁丁“洗脑”的,又何止只是他的父母?而也把当公务员和吃喝玩乐当理想的,又何止丁丁一个孩子?比如一些报名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大学毕业生,不也如此吗?

  “国考”报考人数一年高过一年,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说“国考”热已是暴热、酷热,怕也不是夸张。不少报考者直言不讳,称看中的就是公务员岗位薪酬高、福利好的“含金量”,而这还只是明摆着的好处。进官场、掌权力,在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中收获“预期机会”的“潜利益”,更是一些报考者更看重的。法制日报曾作过调查,相当多的报考者表示,进入行政机关,可进可退,可以获得更多的预期机会。做得好就做下去,做不好退出来经商或其他。所谓预期机会,说白了就是将权力视作日后发展的跳板和敲门砖。

  而无法回避的另一个问题是,把公务员和吃喝玩乐划上等号,无论是二年级小学生丁丁,还是大学毕业生们,他们的这种认知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毕业生,不会从娘肚子里就有了这种认知。这个等号是一个具有多重涵义的社会现象,它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观测和评估某些现状的座标。把公务员和吃喝玩乐等同起来,显然是把公务员“妖魔化”了。公务员队伍中确实有将公务员身份当成吃喝玩乐本钱的人,但这终久是少数。应该告诉一叶障目的小学生和大学生,不能把一片“树叶”产生的负效应放大,覆盖整个“森林”。然而为什么明明只是一片“树叶”,却令更多公务员“蒙冤”,这至少是一个警示:重塑公务员形象,刻不容缓。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