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下午,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建设路小学四年级(2)班上了一堂特别的“角色互换”课,让学生给老师布置作业并制定惩罚措施。有的学生给老师布置的作业居然是抄写课文50亿遍。该校副校长说,孩子们给老师布置极端的作业,说明他们对平时过多的作业十分反感,以后要适当减轻孩子们的负担。(《齐鲁晚报》2009-12-15)
学生一旦“大权在握”,就给老师开出“50亿罚单”,说起来十分搞笑,却实在让人笑不起来,它值得我们的那些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喜欢大量给学生堆作业,以及那些非常喜欢动不动就罚学生抄若干遍作业的老师认真反省。
那些老师也许会说,罚学生多抄作业,既是一种惩罚,可也算不上惩罚,布置作业,那更是天经地义,那不是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多掌握知识,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么?据说国外的学生很少有“家庭作业”,而我们这里的学生却是有着做也做不完的家庭作业。家庭作业作为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如果掌握好度,还是非常必要的,关键是如今的一些老师,不知是怎样想的,似乎是越多越好,哪个老师布置的作业少了,好像就是对学生不负责,或者自己的那一科就不被重视了,成了布置作业越多越光荣。于是老师们拼命比赛谁的作业更多,搞得学生们小小年纪,就成为最辛苦的一群,一到开学,总是天不亮出家门,天黑了再回到家,匆匆吃了饭,又是一大堆作业,不到凌晨很难休息的经历,今天的学生有多少不是记忆深刻或是正在经历?
老师布置作业,特别是布置很多的作业,动机当然是好的,但是,作为学习的一种手段,作业的数量以及结构的科学掌握应该是更重要的,如果掌握好了,既能让学生巩固好已经学过的知识,还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大有帮助的。问题是,如今的不少老师,是只注重作业的数量,对于度的掌握上,却完全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更不好的是,一些老师常常将罚学生抄多少遍作业作为一种惩罚的“核武器”,动不动就用上了这种武器,这样做,无论是从教育学、心理学上,都是完全犯忌的,它将学生的时间完全给挤占了,连最起码的休息时间也被挤掉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被这些过量的作业以及动不动的惩罚给吞噬了,学习成了学生们名副其实的苦差事,成了不得不应付的“劳动改造”,如此,还能学好吗?
可见,光有好的动机是远远不行的,它很可能适得其反。必须要配之以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度的数量,否则,对于学生,就成为一种可怕的惩罚,而这种惩罚在学生的心中到底可怕到什么程度,那些小学生一旦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时,一下子给老师开出“50亿罚单”的举动就可见一斑,所以,我们的老师当然要对学生负责,但更应该学会对学生真正的负责,那就是讲究科学方法,符合教育学与心理学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承受,不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让学生不再将学习看成是一种苦差事为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