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市组织挂职高校毕业生参加乡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事业编制人员选聘,虽然经过笔试和面试,但透过日前已在儋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公示拟聘用人选名单可以发现,笔试前三名的人全部落榜。这并不是他们的综合成绩差,而是笔试无用,面试说了算。(12月17日 《中国青年报》)
当然,这还是网友何旋在人民网海南视窗“热带雨林”社区发帖后引起舆论注意的。他是当事人,他认为儋州市此次事业编制招聘将笔试成绩完全丢在一边,决定结果的,只有主观性较强的面试成绩。而结果也很容易证明。在儋州市人民政府网站,记者发现了3张表格,分别是《挂职高校毕业生选聘考试笔试成绩排名表》、《2009年挂职高校毕业生选聘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面试成绩排名表》和《挂职大学生拟聘用人选名单》。稍加对比,就得出了何旋的结论。
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次招聘的背景。原来,2001年,何旋等100名大学生被选聘到儋州市的村委会挂职。目前,他们中有30人仍没有编制。2009年11月,儋州市组织乡镇社会服务中心和农业服务中心招聘,并给予这些挂职大学生10个名额。这是一次机会,三比一,不过范围小、影响小是主要特点。正因为如此,在一些人眼里,笔试也好,面试也罢,对于拟录用的10个人只不过是走走过场和程序而已。从此次录用情况来看,几分钟面试一锤定音就很能说明问题。不敢说这10个人全部内定,也许有人当陪衬,但是作废了笔试成绩而只让面试成绩说话肯定是反常的。
真相还不只是这些。这次小选聘,如果追究责任,必定让一些人生发“小河沟里翻大船”的感慨。这些人大意失荆州,万万没想到这小小30个人的选聘考试也会引发巨大浪花。他们舞弄权力之手早已熟稔,自认为在儋州操作这类事情不过小菜一碟,根本不必大惊小怪。所以,他们干脆连笔试的试题也不必透露,随便考去吧,只需面试红口白牙一说,就万事大吉。应该是这样的,不然,连面试成绩堂而皇之一脚踹开笔试成绩的“规则”都可以在网站上昭然若揭,他们还有什么可怕的?
不受制约的权力面前,一些人玩火的习惯成自然后,就难免原形毕露。儋州的此次小范围选聘为此做了验证。本该处心积虑从笔试到面试一条龙透题到家的程序或者过场,统统被省略了,只需临场面试一拍脑袋即可如愿。玩火玩到这种境界,真叫人叹为观止。
儋州“30:10选聘”上演面试一脚踹开笔试的“独幕剧”非常成功,基本上也算一炮打响,它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身边的一些招聘考试,透明几何?公正几何?坊间传闻安排一人吃上财政饭需花费两位数的代价绝非空穴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