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2月14日讯 饶河县工商局在食品安全监管中,针对学生这一庞大消费群体,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强化引导,通过增强自身的消费“免疫力”来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把课堂搬到商店。县工商局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很多中小学生会在课间和放学时间集中光顾学校周围的食杂店,种类繁多的袋装小食品以及现场制作的油炸食品相当受欢迎。由于受环境限制,一些现场制作的食品根本无法保障质量安全。根据这一特点,县工商局执法人员分成多个巡查小组,在课间来到学校周围的食杂店,现场为学生们讲授该如何正确识别小食品,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哪些现场制作的食品不能食用等等,并向学生们发放了工商联络卡,保证遇到问题食品时能及时得到维权。
把问题现场展示。为了让学生们认识到问题食品的危害,县工商局执法人员在对过期变质及“三无”食品进行扣留后,利用快速食品检测设备进行现场检测,让学生们目睹各项指标初检的过程,尤其是一些油炸食品,锅内的油多是反复使用,剥开的香肠根本不知道生产日期和产地,涂抹香料更是肮脏不堪,在听了工商管理人员的讲解后,很多学生都后悔购买过“垃圾”食品。
把监管放在首位。在提高学生安全消费意识的基础上,县工商局加大了对校园周边这一特定环境食品经营点的监管力度,对经营品种混乱,私自增加煎烤项目的业户进行了整改。经常性的对进销货台账、各项食品经营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严格实行食品经营户信用分类监管,对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按规定悬挂黄色食品安全警示牌,整改合格后,再按程序撤销。
近期,县工商局累计接到学生举报3起,责令校园周边食杂店下架食品220袋,查扣过期面包、“三无”火腿肠等86袋,悬挂食品安全警示牌1处。通过增强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的自身“免疫力”,有效净化了校园周边消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