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入学年龄“松绑”不该含糊其辞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12-11 08:28:07

作者:王理

每年9月1日开学前年满6周岁的儿童,才能入小学,而只晚一两个月甚至是几天就得再等1年上学。记者获悉,教育部目前正酝酿对严格的小学入学年龄规定“松绑”,学校在优先保障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的前提下,可考虑接收将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12月7日 中国广播网)

 

实际上,这是在回答网民的提问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教育部官方网站留言答复时的表示。而教育部目前在政策上并没有调整,所谓“松绑”,是教育部把球踢给了学校,让学校去考虑弹性操作,如此“语言背景”下,儿童入学年龄有望“松绑”,便被很“微妙”地化解掉了。

 

然而,网民的提问也是一种诉求,不是没有道理。晚一两个月,相差几天甚至一天,有多大的区别?而将满6周岁的儿童具备上学的能力,因卡得过死,只能在幼儿园“复读”,成了“大龄”幼儿,岂不是很怪。而实际上,也只是再玩一年,把这些“拔节时期”的孩子当成“苗”来养。

 

在另一方面,儿童入学年龄的规定一刀切,反倒引发了很多的问题。这也应了那句话: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比如,为入学给孩子改出生日期,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赶上“上学末班车”,很多准妈妈扎堆到医院做剖腹产。显然,这都是入学年龄的死规定,催生出来的怪现状。

 

如果教育部“含糊其辞”,把球踢给了学校,上述怪现状还会继续。无论从哪方面说,这都是大人折腾孩子,但孩子是无辜的。而教育部“微妙”地化解了这个问题,也只是说说,不过是一个华而不实的愿景。

 

其实,儿童入学年龄应该适当做出微调,是必要的。满足6周岁儿童,与将满6周岁的儿童,在“身体和心理完全具备上学的能力”的情形下,完全可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家长应纠正一种错误意识,对每一个孩子来说,起跑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教育怎么领跑,孩子怎么跑下去,这才是关键的。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