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7时许,在哈尔滨市阿城区一男子当街砍伤11人、砍死1人,被警方击毙。经警方初步调查,犯罪嫌疑人潘远飞1991年因抢劫罪被尚志市法院判刑6年。
西方感恩节的清早发生流血事件,我们不知从何感恩。面对这样的突发人为灾难,语言是苍白,它无法表达我们灵魂深处的百感交集。它的发生我们需要用漫长的时间来体会。灾难时一面镜子,它能照见一个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也照得见一个个灵魂的清澈浑浊。
鲜血和生命刺激着整个社会的神经,是他惩罚了社会还是社会惩罚了他?
之于我们普通公众,我们应走出以往的思维惯性,作为边缘人群的刑释人员,已经被主流人群的我们忽略甚至歧视。我们应改变我们的认知,我们应该用宽容和温暖拔掉他们心中那颗坚硬的刺。柴静曾说过“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的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了解和宽谅,才能不轻易责难和赞美”。也许生活生活中有一些人,他们无从让社会接受,他们让我们无法理解,无从拨开他们的心扉。宽容也许是世界最大的感动。有调查显示一个人如果生活在充满温情,生活富足的环境中,其犯罪率极低。反而家庭经济条件差、双亲不健全、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无业或进城无业青年,其犯罪率很高。
之于政府,这时候我们不能再说完善法律和政策。我们的法律和政策已经多次对安置刑满释放人员作出的阐述。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政策真正行之有效,如何做到有法必依。我们的政策一再的提及做到“三不”、“四个一样”,即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旧罪过;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工作上一样信任,生活上一样关心。我们不应该只做纸上将军,应该认真抓一下政策的实施。很多刑满释放人员是由于长期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没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机会,从而心怀对社会的不满甚至仇恨心理。最终“破罐子破摔”再次走上犯罪之路。所以政府必须把刑释人员的生活问题作为重点抓起来。
疯狂的背后必然蓄积着巨大的压抑,我们应该穿过浓重的血腥气以自省的姿态审视,反思社会,检讨自己,学会宽容,学习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