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剑·谍(49)
两人一见面,冯如泰开门见山地亮明了身份,“我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敌占区第九行动组组长冯如泰。”
郁国华一愣,“军统?不知道冯先生找我有什么事?”
冯如泰微微一笑,“是这样,您正在审理的案子中有一个叫方滔的犯人,他是对我们很重要的人。请您特赦,释放他。”
郁国华冷笑,“哦,杜月笙的面子还真大啊,连军统都惊动了。”
冯如泰听到这话倒是吃了一惊,“杜月笙?郁先生的话,我不明白。杜老板也为方滔的事出面了?”
郁国华点头。
冯如泰说道,“哦?郁先生,别的事我着实不知道,不过,方滔确实是我们军统的人。请你务必要释放他。”
郁国华正色道,“对不起,冯先生,我们租界里没有给军统特别的权利去杀害守法的公民。”
冯如泰恳请道,“希望能交给我们处理,如果他是真凶,我们军统会给您一个交代。”
郁国华毫不让步,“你们是抗战的先锋不假,但是尹湛恩是个爱国的文人,如果他有什么罪名应该诛杀的话,请您通过政府政党的途径与我们法院交涉。”
冯如泰有些沉不住气了,“郁先生,您这些道理我都懂!希望您明白一点,方滔是抗日军人,只不过没穿军装而已!”
郁国华正义凛然,“中国不仅仅需要抗战,更需要严明的法制。我相信,如果方滔真的有罪,这样目无法纪的战士,在战场上也不会发挥多大的作用。”
冯如泰无奈地说道,“您是一点都不通融了?”
郁国华打开门,下了逐客令,“我这个人,只认法典政令,不懂得什么叫通融。”
冯如泰想不到这个郁国华如此古板,真是大兵遇秀才,有理说不清!他一脸沮丧地回到古董店,却得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
向非艳继续在执行渗透秦文廉的任务,傍晚她约秦文廉出来喝咖啡时,从他口中得知,原来,日本人也让秦文廉找郁国华,目的也是为方滔说情。
冯如泰紧紧皱起眉头,他觉得事情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难道方滔还和日本人有什么瓜葛?!
3
事情越闹越大,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这倒在小泉的意料之外。他得知慕容闻在郁国华那里碰了钉子之后,料想他一定会来找自己,于是也早在心中想好了对策。
慕容闻见郁国华连杜月笙的面子都不给,心中甚是憋闷。他现在也是束手无策,而无瑕又全天候哭丧着脸寸步不离地跟着他,她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就是泪汪汪地跟着他、盯着他,他去哪儿,她就去哪儿。整得他又是心疼,又是心烦,无奈之下,他只好去找小泉,这恐怕是他能想到的最后一个办法了,如若不然,还能怎么办?杀了郁国华?玩笑!杀一个尹湛恩都已经万劫不复了。
小泉自然是不能亲自去向郁国华求情的,租界里的特区法院是个很特殊的衙门,他隶属于重庆的国民政府,却在租界里受到法国人的庇护。虽然日方曾多次与法国政府协商,要接管特区法院,但法国政府不肯。小泉的对策,就是让秦文廉出面替方滔说情。倘若慕容闻去请秦文廉,他一定不会出面,他一直不愿意和慕容闻有过多的来往,但是小泉出面就不一样了——毕竟,秦文廉一家的“安全”,都捏在小泉的手心里。
就在向非艳告诉冯如泰日本人也要为方滔求情的同时,秦文廉已经到了郁国华家里。
老友造访,虽然各为其主,但郁国华还是让夫人备了酒菜。
秦文廉品了一口酒,道,“好酒啊,好酒。山河万里哪堪渡,墨弃瑶台向樽斛。”
郁国华接道,“星波飘散谁相与,风止露干五更初。”
秦文廉又端起酒杯,“好诗,好酒。”
郁国华亦举杯道,“来,我们干。”二人碰杯,一饮而尽。
秦文廉又将两人的杯子里斟满了酒,叹道,“如果不打仗多好啊,我们可以天天这样斗酒吟诗。”
郁国华道,“等赶走了日本人吧!”
秦文廉笑道,“还是等我们的新政府完成了统一吧。”
郁国华眉毛一挑,“新政府?靠日本人建立的那叫傀儡政府。”
秦文廉摇头道,“国华兄此言差矣。”
郁国华,“我怎么差矣了?”
这时,郁夫人端上一个菜,看了郁国华一眼,柔声嗔责道,“国华,人家好不容易来我们家里一次,你别这样咄咄逼人的。”
郁国华笑着举起杯,“好好好,我们政见不同,不谈国事。”
秦文廉也道,“不谈国事,不谈了。喝酒。”
说着两人又干了一杯。秦文廉放下酒杯,看了郁国华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他自顾自又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这才说道,“国华兄,实不相瞒啊。我现在身不由己,不能时常来与你走动。不过今天却是日本人给了我一个机会来看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