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剑·谍(24)
小泉一笑,心中暗道,真是典型的中国书呆子。他说,“秦先生忧国忧民之情怀,实在令我佩服。不过,秦先生其实不必为此担心,今天的枪击依我看并不是想要您的性命,可能只是警告。”
秦文廉一愣,“此话怎讲?”
小泉继续说道,“听枪声,枪手用的是手枪,那种距离,手枪是没有杀伤力的。”
秦太太还没有缓过劲儿,一直拍着胸口说,“他们总这么警告,我们也受不了啊!”
秦文廉点点头,大抵觉得夫人说得也有几分道理,于是说道,“您看,我们能不能搬到日本租界去居住,那样更加安全一些,您也可以省心一点。”
小泉摇摇头,“我也希望您住到日本租界去,可上级有命令,不能让您和日本的关系成为民众的话题,怕对新政府有负面影响,所以您暂时还只能安顿在自己家里。放心,您这里的安全我有专人来负责。”
秦文廉只好说道,“那您多费心了。”
小泉,“您千万别客气,保护您是我职责所在。而且,我个人也希望新政府早日成立,促使这场战争早日结束,以免生灵涂炭。我的儿子也可以回家了。”
秦文廉问,“小泉先生的儿子也在前线?”
小泉微笑着说,“是啊,两个儿子都在前线。虽然我也是军人,但做父亲的心都是一样的。”
秦文廉长叹一声,又露出那种书生式的忧国忧民的神态,说,“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日中早日停战,就会有很多儿女回到父母身边,这样也正是汪先生和平救国的理想。”
正在这时,石井带着其他几个日本特务回来了,小泉见到他们进来,连忙安排人护送秦文廉夫妇回了住处,然后马上将石井唤了进来。
小泉正色问道,“石井君,你说开枪的是什么人?”
石井说,“是军人,职业军人。”
小泉不由得继续问,“你怎么这么肯定?”
“我们的人一直追着他到了一处民居,那杀手趁我们不备,两下就解决了我们的两个人。后来我追上去,曾和他交手,结果……”石井说到这儿时顿了顿,显然他在和对方的交手中并不占优势,于是将过程一并略过,脸上带着不甘地说道,“结果,祝炳卿带着巡捕房的人来了,他们对我们很敌对,不由分说就下了我的短刀,却让那杀手跑掉了。通过杀手的身法和他使用的中正式步枪的刺刀,我确定他是个职业军人!”
“中正式的刺刀?”小泉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中正式步枪是德国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严格来说,是中国自己制造的仿制品,据说得名于“蒋中正”。它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武器,制造更谈不上“精良”。
石井继续说道,“是的,所以我判断,他是个自信的军人。因为特工一般都有精良的装备,而他使用常规的制式刺刀,不但自信简直是自负。”
小泉疑惑道,“既然是职业军人,他也应该知道手枪在这么远的距离打不死秦文廉的。那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走!我要亲自去现场看看!”
4
耿玉忠放枪的地方,是一处因战乱而废弃的破旧居民楼,这里早已没人居住,倒是有些地痞流氓或做某些地下交易的人偶尔会在这里出现。发生枪击事件后,这里反而热闹了起来,小泉和石井刚刚到达现场,正好遇到冯如泰和小韦出来,四个人擦肩而过,那一刻,冯如泰全身的神经都绷了起来。
待小泉和石井走远后,冯如泰突然回头望了望小泉的背影,说,“刚才那个人,就是小泉。”
小韦立刻攥起拳头,“那我们上去干掉他,省着留祸害。”说着,小韦将手放在藏在腰间的枪上。正在这时,有人高声说道,“冯老弟,这么有空啊?”
说话的人正是祝炳卿,他穿着制服,身后还带着两个巡捕,一看就是办公事的样子。他个头不高,脸上永远带着平易近人的笑容,令人觉得他似乎“很好说话”。事实上,他确实“很好说话”,也会帮着一些人“办事”,但他“办事”既要看“说话”的是什么人,还要看办的是什么“事”,他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且从不破坏。这样的作风令这个个子不高的中年男人显得高大、威严、不容侵犯。除此以外,祝炳卿最擅长的事就是“打太极拳”——当然,他从未练过武术。
祝炳卿走到冯如泰面前,笑眯眯地说,“冯老弟送我那一副门神,我还没去道谢呢。”
看来祝炳卿对那份礼物很受用,冯如泰会意地笑道,“只要炳卿兄喜欢就好。”
祝炳卿看了看周围,又看了看冯如泰,问道,“我今天带人来勘察昨天的枪击现场,你来干什么?也来勘察现场啊?”
冯如泰哈哈一笑,“炳卿兄又拿我开玩笑,有挖盗古墓的现场我倒是会去。”
祝炳卿拍拍冯如泰的肩膀,说道,“好了,不耽误冯老弟发财了,有时间我专程去店里感谢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