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京剧流派怎么"传"与"承"?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11-30 09:43:15

“四大名旦”合影:梅兰芳(后中)、尚小云(后右)、程砚秋(前)、荀慧生(后左)

京剧艺术历经二百多年的沧桑流变,积跬成步,聚溪成流,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创造积累了极为丰富和珍贵的表演艺术文化遗产,这其中,以“四大名旦”、“前后四须生”等为代表的流派表演艺术蔚为大观。艺术的魅力在于个性创造,流派艺术的魅力在于以京剧艺术为审美对象创造美学形态丰富的表演艺术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京剧艺术作为国剧,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独立完整的表演艺术体系薪火相传,后学不断。

但是,流派要流,老一辈艺术家渐渐退出艺术舞台,新生代能否接棒?能否形成气候?能否创建新流派?长期以来关于京剧流派艺术传承问题一直在研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麒派艺术传承研习班在京汇报“成果”,令观者“喜出望外”,看到了希望。

流派怎么形成?流派艺术如何传承?流派艺术的兴衰有无规律?学者叶秀山、戏曲理论家龚和德、刘连群对京剧艺术研究有深厚独到的造诣,在此,我们特别约请他们就此话题作思考与辨析,相信大家读后会有收获。

——编 者

京剧流派因何兴衰

没有新流派出现,不等于今天的京剧艺术没有进步

在京剧史上,好角儿犹如星罗棋布,然能开宗立派者究属少数。流派宗师大抵有三个条件:有若干拿手杰作,就是把剧中的角色演活了、唱绝了,此其一;其二,在演活唱绝的角色之间,贯穿着、洋溢着他独具的特长特色;其三,这些特长特色能赢得观众痴迷,后学追摹,具有持久的欣赏价值和舞台生命力。

有“流行”才成流派

京剧是“古典”的艺术,但京剧也曾经流行过

中文“流派”先有一个“流”字,意思倒也不很单一,“流淌—流动”是一层意思,我觉得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流行”的意思。“京剧”是“古典”的艺术,似乎跟“流行”矛盾的。然而京剧也曾经“流行”过,似乎有诗为证,一时记不得了。京剧出现“流派”,似乎正是它“流行”之时。

流派艺术怎么“传”与“承”

京剧主要通过口传心授,传者是否心甘情愿倾囊相授,效果大不相同

流派传承,传是传递,承是承续。不传即不能流动,不承则无以成派。

在某种程度上,一部京剧史也是众多艺术流派孕育、形成、涌兴、流布的历史,而传承贯穿着各个流派发生和发展的整个历程。即使是流派的草创,也是从前人那里传承下来的,属于艺术延伸链条的前后衔接。流派的传承一旦中断,就只是失去舞台生命的艺术遗产了。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