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恶搞“白毛女”是对经典的亵渎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11-25 09:31:47

沉寂32年的歌剧《白毛女》近日重新亮相首都舞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就影响之大、流传之广,还很少有能超过《白毛女》的歌剧。

“白毛女”的艺术形象有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依托,原本就富有传奇色彩。歌剧《白毛女》1945年问世后,关于这个剧的创作、演出,有很多逸闻。该剧剧本一直冠以“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但贺敬之在一次口述回忆中,还特别强调了两个人,一是最初采访“白毛女”这个人物故事的林漫(本名李满天),是他首先把相关材料寄给了当时在延安负责文艺工作的周扬同志,周扬决定把这个故事改成歌剧,并确定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其时林漫即李满天先后在晋察冀边区政府及《晋察冀日报》等单位工作,并担任过山西应县和浑源县县委宣传部的领导职务,“白毛女”的原型之一是河北平山县人。全国解放后,李满天写了大量表现农村题材的小说,特别是反映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水向东流》三部曲,还曾担任过河北文联副主席;二是写作《白毛女》第一稿的邵子南。邵子南也是曾在晋察冀边区工作过的诗人、作家,全国解放后担任过西南文联副主席。只不过后来贺敬之等人受命重写,形成的歌剧在思想、内容、结构、格式等方面,与第一稿已有很大区别。但作为历史见证人,贺敬之同志今天将这个过程公之于众,正昭示了那一代人的风范。此外,《白毛女》最初试演时,结尾并未明说枪毙黄世仁。但剧本写得到位,演员演得入神,舞台上的“黄世仁”引起社会公愤,连鲁艺的炊事员都对贺敬之说:黄世仁不枪毙,我就不多给你菜。甚至还发生过看剧的战士压制不住愤怒,举枪就要向台上的“黄世仁”射击的事件。最后根据群众的要求以及中央有关领导的意见,剧的结尾改成黄世仁经审判枪决。

歌剧《白毛女》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几代观众的珍爱。但近年它却成了一些人“搞笑”的对象。如把“杨白劳”比作“老赖”,借《白毛女》的曲调唱一些无聊的词语,甚至有人坦言,“当代黄世仁”,嫁他也无妨……如此是非不辨、随意恶搞,不能不说是对经典的亵渎。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