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餐桌离不开鸡,特别在年尾大节临近时,鸡尤其突显它的主角地位。不过现在人们在夹起一块鸡时,往往会边吃边叹气:哎!现在的鸡都是圈养并吃饲料大的,哪有以前吃谷种大的走地鸡有鸡味。走地鸡由于运动多、身体好,所以肉味足,口感特别好,带甜味。于是大家总是感叹:真是吃鸡不逢时啊。不过,现在终于找到了用走地鸡做菜的餐厅了,那里的鸡全部都是快走若神行太保、上树如有翅的“够身”鸡。看来,可以一尝原味了。
湛江鸡 果园养大的头手货
如果问粤垦路上开得最早的湛江鸡饭店是哪家,行家一定会告诉你是瑞记,足足11年,即使在湛江鸡遍地开花的情况下,依旧越开越火,连开3家,称得上是不败鸡。约它做采访也麻烦,打电话过去,老板答:“大厨饭市比较忙,即使是中午,都要过一点半之后才能抽到身啊。”真有这么旺场,在非写字楼密集区的粤垦路,不是夸大吧?本着踢馆的心态,我偏偏就挑在中午12点的时候杀入餐厅……
“小姐两位?麻烦等下啦……”侍应回头招呼了我一声,转身就忙她的去了。不是吧,眼前过百平方米的餐厅,居然连过道位都加满桌子,甚至有的桌子已经在准备坐第二轮客了。在连位都没有的情况下,不得已去找老板,老板赶紧临时加了个位给我们,“先上碟鸡给你试下味先,否则一阵就卖光啦。我先招呼客人先,转头再慢慢做采访啦。”很快,一碟黄澄澄的湛江鸡就送到眼前,有几块鸡肉砍得有少许拖刀,证明师傅做得颇赶,并非专为采访而设的“特种部队”。那就当然要试真一下喽。这里的鸡粗看皮光肉滑,鸡皮纹理特别细密,靠近可以闻到明显的鸡肉香味。夹一块入口,肉很结实,但又不会觉得柴口和老韧,尤其欣赏蘸鸡吃的沙姜豉油,吃得出鲜沙姜和花生油味道,非一般用沙姜粉塞责的行货。边吃边暗自观察,就一个中午,这里居然都可以每桌做两到三轮客。
好不容易老板忙完过来,赶紧逮着老板问他何解能坚持这么多年人气不跌,老板用带着浓重湛江口音的话说:“因为我这里用的是安铺果园鸡,而且是先进场挑的头手货,足210日的,鸡香特别浓,肉滑金黄皮,骗不了人的。”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当然是这里价格便宜,凡是在这里吃饭都有八八折,其他菜式也比同类餐厅便宜一两元,自然引得熟客纷纷回头。虽然说是比别家实惠,但是品质可并没有因此而打折扣,像这里的另一人气之选河源豆腐,是专门请来河源师傅,用河源泉水日日现磨的。至于这里看起来普通的豆角叶,也是湛江过来的品种,叶脉细纤维软,湛江黑泥地里农家肥浇灌大的,因此比广州的要嫩滑无渣得多。而且做的时候是用鸡油煮的,吃的时候有幽香透出。甚至连看起来不起眼的花生油,也是老板亲自去安铺收回来的,进货价得12元/斤,但是口感好,越炒越香,点滴心思自在其中。
达人教挑“够身”鸡:
经常听人说,鸡要“够身”才好吃,说一只鸡不"够身",肉就会“削”,但是如何知道一只鸡够不够身呢?瑞记老板就教路,看鸡够不够身,得看它的脚。一是鸡脚要够黄,二是看鸡脚后的“距”,也就是鸡爪向后方的那一只小尖,只有过200日的鸡,才会够大和够尖,尖到有些扎手的程度。

瑞记湛江鸡(33元/斤) 肉质结实饱满,滑溜有鸡香味。鸡油用来捞饭更正。

酸菜豆腐煲(25元) 酸菜是安铺农家做的,酸味自然纯正,回味还有点甘,配着甘香结实的河源豆腐,特别惹味。
白切猪肚(30元/斤) 也是乡下土猪材质,肉质爽口弹牙,丝毫不觉得有杂味。

豆角叶春菜煲(20元) 叶滑而无渣,鸡油煲出的味道特别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