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2012 蝇头小利还是娱乐大片?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11-18 09:52:15

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正在全球大热,截至昨日下午,全球首周末票房达2.25亿美元,中国内地市场贡献8000多万元人民币,成都一地票房超400万。虽然该片明显试图“讨好中国”,发行方也打出“中国拯救世界”及“中国精神救赎人类”的招牌,但这并未换来中国观众一致的拍手叫好,评价现呈两极化趋势,一派以“炊事班长”洪剑涛为代表,建议停映;一派以影评人谭飞为代表,认为它把各种元素糅合得让人目瞪口呆,赚钱有理。

观点PK

反对方洪剑涛 看完电影睡不着

演员洪剑涛14日在博客发文“建议停映《2012》”,文中称,千万别带孩子去看这部电影,“我后排一个小女孩吓得直哭,我的手心里都是一阵阵的冷汗。”他写道:“这是一个根据古代传言炮制的电影,姑且不论制作精良与否,场面动人与否,单说社会影响,对人的打击实在太大。”

他称观影后一直睡不着,打个盹还梦到惊悚场面,希望电影部门严控看此片的观众年龄,“不要为蝇头小利让我们的后辈对未来有无望感和颓废感”。至于片中对中国的画面和台词处理,他认为颇不友善,甚至有调侃味。

支持方谭飞 停映?不如先停过山车

影评人谭飞呼吁客观看待这部电影,称洪剑涛太“脆弱”。他说,看《2012》的惊悚感,基本是“过山车型”,未到洪剑涛形容的“蹦极”程度,因此停映前提是把所有游乐场过山车先停了。

他说,“想赚我们的钱而技术含量低下的商业产品太多,《2012》毕竟拿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包装出很多概念,释放不少善意,才赚到我们的钱。”他评论,该片“无非是逼真特技加些烂熟剧情、最后一秒的生死悬念、美国国家主义的张扬等,但它把各种元素糅合得让你目瞪口呆,几乎达到银幕所见和想象力的一致。”

网友呼吁

拜托多点娱乐的勇气

对于“建议停映”的言论,很多网友发帖呼吁“娱乐的勇气”,认为洪剑涛心脏太脆弱,“停映有点过,但确实别被灌晕”;还有网友认为人们不要“跑偏”,应把关注点放在影片主题,“什么是好电影?引起人们共鸣的就是好电影。《2012》告诉我们这个地球很脆弱,需要大家的共同保护。”

也有网友支持洪剑涛,表示“同意洪老师的观点,最起码不要让小孩看这么恐怖的画面,减少成长的烦恼。”部分人则从专业角度考虑,认为中国电影应尽早出台分级制。

欧美恶评

《2012》就一笑话!

欧美许多看过《2012》的影评人和媒体人对电影给出毫不留情的批评,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上,《2012》的评分仅为4.7分(满分为10分)。

综艺》杂志写道:“从任何角度看,《2012》就是一个笑话。整部影片没有主题,没有形而上学的哲学视角,更没有宗教上对于灾难的看法,只有一群慌不择路的人。也许这样的要求显得过于严肃,但《2012》的确一无所有。”《好莱坞报道》的影评直言不讳地反问:“谁会相信这样的鬼话?”

除了末日题材毫无新意,《2012》可说一部“灾难大杂烩”,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甚至泰坦尼克号般的海难,可谓无所不包。《帝国》杂志不无讽刺地说:“导演艾默里奇花2.6亿美元打造一部“灾难航母”,让你一次把各种灾难奇观看个够,绝对值回票价。从这点上看,艾默里奇完全成功了,何况它还能算得上是2009年最好的喜剧片之一。”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