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1月10日讯 从2001年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开始,高考作文每年都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并引起激烈的争论。大家在关注满分作文的同时,也对“零分作文”感到好奇。近日,集纳2002年至2009年多个省市高考“零分作文”的新书《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由海天出版社推出。
该书编者在序言里称,提到“零分作文”,“无论是网上流传,还是媒体所报道的零分作文;无论是山寨版的零分作文,还是真的零分作文,都已经从批判应试教育演变为恶搞之风。但是,纵观始于2002年的零分作文,到2009年的零分作文,它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无数学生开始顺着命题发挥,写一些言不由衷和假、大、空的虚伪之言,而真正考察作文能力的目的却被忽略了。”
据介绍,高考“零分作文”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愤世嫉俗型,此类作文以激烈的言辞来表达对社会上各种现象的不满;二是玩世不恭、恶搞型,以调侃社会、调侃高考为乐子,本着娱乐至上的大无畏精神将“严肃”的高考活动戏弄一番;三是挑战高考型,此类作文表现的是对高考极端的反对和抵触,甚至厌倦。
该书序言称,这些零分作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考制度的不完善”。编者以江苏卷的高考作文题目《品味时尚》为例。“可以说,这个题目是最不公平的。如果是城市的考生还好写一些,可要是农村考生,那又如何去写?”“另外,像宁夏、海南卷的《诚信和善良》、浙江卷的《绿叶对根的情意》,立意都太老套,且教育味太浓,更别提创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