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1月3日讯 “还有没有双鸭山送来的学员了?再来得给我们留着!”最近,设在青岛的北京城市人家装饰集团分公司频频接到下设分店的“要人”电话。在此之前,由双鸭山市输送到青岛定向就业的通达计算机职业技术学校20名室内装修设计学员已被该公司在青岛的六家店铺争抢一空。而这20名学员,都是我市的特殊家庭子女。
上篇水未至先开渠
单亲,无亲,贫困……形形色色的家庭状况,衍生了一个特别的群体——特殊家庭子女,随之衍生的还有一个颇为严峻的社会课题——特殊家庭子女就业。
因受经济条件、心理状态、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特殊家庭子女中途辍学或自暴自弃,被隔在就业的大门之外,不仅影响了个人和家庭的幸福,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双鸭山市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近年来,对特殊家庭子女投入了更多关爱。市就业局、教育局、民政局联合搭建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平台,通达计算机职业技术学校成为了这一平台的具体承办方。
有在矿区生活的经历,并多年致力于职业教育事业,通达计算机职业技术学校的创办者李林对特殊家庭子女教育情有独钟。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李林把让特殊家庭子女有学可上、有业可就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2006年开始,通达计算机职业技术学校成为了我市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培训基地,不仅全部实行免费教育,还根据社会需要、就业方向调整专业,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时施教,全面开展适用教学,使一大批辍学特殊家庭子女特别是矿区大量辍学青少年又回到了校园接受培训,叩响了就业的大门。
没有就业渠道的培训基地是无源之水。为了学有所长、教有所用,我市就业部门和通达职业技术学校本着“水未至先开渠”的原则,提前寻求就业门路,积极开拓沿海城市用人市场,先后六次赴环境好、机会多的青岛市调研考察,并专门在青岛市设立了就业安置办事处,与久负盛名的北京城市人家装饰集团青岛分公司经多方洽谈签订了用工协议,由此打开了两地的就业联络通渠。
中篇行未启先架桥
总部设在青岛广发金融大厦的北京城市人家装饰集团青岛分公司的业绩在青岛市位列同行业前茅,在青岛范围内开设了六家店铺,知名度很高,随着业务量增大,技术人才缺口很大。
在得知该公司急需室内装修设计专业人才后,市就业局、教育局、民政局和通达职业技术学校积极与其接洽,决定采取定向培养、订单输送的方式,根据北京城市人家装饰集团青岛分公司的用人规模和用人标准制定了教学方案,调整了教学思路和教学结构,高薪聘请了室内装修师授课,使参加学习的特殊家庭子女很快掌握了室内装修设计专业技能。10月17日,市通达计算机职业技术学校的首批20名特殊家庭子女奔赴青岛就业。
其实,对于通达计算机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对特殊家庭子女进行定向培养早就有了成功的实践。2008年,他们向大庆服务外包企业华拓数码输送业务员时,就是按照企业要求进行教学,学生分到企业后,迅速得到认可获得好评,站稳了脚跟。
下篇曲未成先有情
双鸭山市首批赴青岛就业的20名特殊家庭子女有的是跟奶奶一起生活,有的是和母亲艰难渡日,有的家长在服刑,余下的就是低保户,家境都很窘迫,去青岛就业的路费难住了这些孩子。
“不能让孩子们因为路费错失就业机会!”市就业局、教育局、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又积极协调运作,最终由用人企业和通达计算机职业技术学校共同承担了20名学员青岛之行的全部费用。“我们学校会尽力帮助这些特殊家庭子女,他们成才了,不仅能减轻社会压力,更会改善他们的家境,改变今后的人生。”李林这样表示。通达计算机职业技术学校不仅为赴青岛就业的20名孩子购买了飞机票,还细致入微地为他们提供了到青岛第一个月的食宿费。
“是政府和学校给了我们无限关爱。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出去见识一下、闯荡一回真是非常幸运,我们倍感珍惜、信心十足,在青岛一定会好好干,决不给学校和家乡丢脸!”20名学员都是从小到大第一次坐飞机,登机前,他们异口同声地立下决心。
来自青岛的信息反馈显示,双鸭山市首批赴青岛就业的20名特殊家庭子女表现优异,被争抢到北京城市人家装饰集团青岛分公司的各分店,在就业的征途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据了解,通达计算机职业技术学校第二批30名特殊家庭子女学员近日也将登程赴青岛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