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一个走红的电视真人秀《老大哥》(其实是荷兰发明,后风靡到70多个国家),将十几个参与者关到一处,然后一个一个淘汰,坚持到最后的能获得一大笔钱。英国还有一个著名侦探作家,名叫阿加莎·克里斯蒂,她的作品经常把一群人搁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然后制造谋杀案,让他们互相揣测,互相指控,互相拆台,最终在真相面前颤栗。
谍战片《风声》沿袭了这一套路,它的场景酷似那部数次搬上银幕的《无人生还》———也在海边,也是古堡似的建筑,也面临一个个突如其来的死亡。所不同的是,《风声》披上了一件非常本土的外衣,即抗战时期国、共、汪伪、日寇的较量。这样的题材并不新鲜,1939年的电影《孤岛天堂》便描写了抗战特务和汉奸特务之间的暗战。麦家的故事取众人之长,把一个不算有新意的故事讲得风生水起;电影版更进一步,试图在传统的谍战类型和西方流行的侦探罪案之间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折中。
《风声》是一部非常吸引人的电影,它有很强的娱乐性,从头至尾没有冷场。观众自始至终被激起好奇,提出一个又一个猜测,被编导牵着鼻子走,但又能腾出猜谜的空间。关键是,这些谜底的设置把握得当,不是太难,也不太思辨,但极具视觉性,又绝无以往的脸谱化。谁是“老鬼”?谁是“老枪”?只要你拒绝阅读那些透露剧情的白痴文章,影片带给你的惊喜或惊讶如同海边的波浪,会很有规律地拍打着你,让你目不转睛,点头称是。
《风声》是全明星阵容,但跟同类群戏不同的是,它给予每个明星充足的发挥机会。与其说这是编导的施舍,不如说是角色身份使然。为什么演妓女容易获奥斯卡?因为妓女需要根据嫖客的需求来假装,而假装就是表演。《风声》里经手情报并被“请”到古堡的那五个人都需要假装,既要互相之间装,又要对询问者装,最终还要向银幕下的观众装。这包括“无辜者”,无论高调还是低调都是一种姿态,而当面临死神或酷刑,每个人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这是一次颇为纯粹的飙戏,连一向充当男色花瓶的黄晓明都有上佳的表现。女演员方面,周迅和李冰冰是重头戏,两者有角色的微妙转换,很有看头。男演员方面,苏有朋的反差最大,其他几位也都可圈可点,包括过场小角色。导演高群书为每个角色设置了背景小传,有些信息通过台词有所流露(如李冰冰的留美身份),有些完全依赖表演。如同《高斯福庄园》,这是一部人人超常发挥、没有表演输家的影片,对于商业片着实难得。
当然,一般人进影院不是为了看表演,而是为了看明星或看故事。《风声》这两点都能满足。但这个离我们已遥远的故事却点出了一个办公室政治的主题:我们该相信谁?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人值得信赖?这是一个很现代的诘问。对于从事谍战的人,不相信理应成为常态,而相信他人等于拿自己的命来打赌;对于我们这些隔岸观火者,错信是欣赏这类影片的必经之路。如果你一眼便能准确判断片中人物的真实身份,那你就没有必要进影院了。即便在《老大哥》里,轻信也能让你丧失夺冠赢钱的机会。不过,该片并没有渲染愤世嫉俗的人生观,该信的时候还得信,因为残酷的外壳下永远隐藏着一颗赤诚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