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头题 正文
情倾民生 保障发展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9-27 14:18:44

  东北网双鸭山9月27日讯 时间的列车轰轰烈烈地驶进了2009年。

  这是一条六十年的长路,一头连着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中国,一头连着在改革开放的阳光下活力迸射、向繁荣富强快步迈进的中国。

  这是一段六十年的时光,人民也曾经历物资短缺、温饱不足的生活,但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们终于轻轻地叩响了进入小康社会的门。

  六十年,双鸭山市的社会保障工作从无到有,一路走来,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创新,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事业风光无限。

  六十年的拼搏,六十年的变迁,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在新中国母亲六十岁生日前夕,它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蜕变,为祖国母亲献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首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再看眼前,支撑着巨大成就与变迁的一个个结实的数字,映出了百姓写满了喜悦和满足的脸。

  ——2008年,全市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59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333人;向上争取再就业资金10273万元,为52888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4235万元……

  ——2008年,双鸭山市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参保7.57万人,基金征缴31144万元;共争取政策性资金12217万元,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44554万元的按时足额发放;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9275人,养老基金征缴9150万元。失业保险参保11.77万人,基金征缴3159万元,医疗保险参保18.08万人,基金征缴8602万元;工伤保险参保5.63万人,基金征缴902万元……

  ——2008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增加95元,达到850元;社会保险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

  ——2008年,双鸭山市劳动关系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劳动局以《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为契机,切实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和信访仲裁工作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截至2008年10月,双鸭山市城市低保保障33253户80271人,比2007年末增加947户3222人;全市共有五保对象4031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为24%……

  ——截至2008年10月,双鸭山市共争取城乡救助资金1.44亿元,其中市本级9322.1万元。市本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70元调整到206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800元调整到9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由每人每年2200元和16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320元和1720元。2008年底,全市城市补差额超过95元,农村低保补差额超过600元……

  ——2008年,市有关部门采取“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等手段,免费提供培训服务、提供信息,通过再就业政策扶持了160户“两保两增”脱贫对象,截至2008年10月,已有190名低保户通过此项政策扶持,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向当地民政部门提交了退保申请……

  ——2008年,双鸭山市开展了“千名领导干部帮扶贫困户”活动,截至2008年10月,全市130家单位570名主要领导干部共筹集款物合计12.3万元,深入到全市590户困难家庭,对贫困户进行慰问帮扶……

  ——截至2008年10月,双鸭山市共资助农村贫困群众参加新型合作医疗41704人,资助参合资金41.95万元,农村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2629人,投入大病医疗救助资金343.15万元,为148人发放医疗救助金26.9万元;全年市本级共救助392名应届低保家庭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57.43万元……

  ——2008年,双鸭山矿区社会保险局调整了大额医疗补助个人自付比例,由原个人承担30%的比例调整降至20%。并通过“大走访、送温暖”、“金秋助学”等一系列活动,共发放救济(慰问)款113.6万元、助学金16.4万元,有效促进了矿区的和谐稳定。

  “山一程,水一程,披荆斩棘开征程;家一事,国一事,万家忧乐自兹始”。

  社会保障是事关民生的大事。战斗在社保战线的“战士们”自豪地说:“‘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我们的根本宗旨。‘保民生、保稳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更加努力,努力巩固和提高城乡社会救助达标率,提高社会救助水平;要增加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用活政策,延伸出更多的惠民政策;要继续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民创业、信访维稳以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重点,积极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做好各项劳动保障工作。我们坚信,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咱老百姓的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作者: 徐 杨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