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建国大业>票房冲明星还是冲历史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9-17 09:39:19

  9月10日下午,由176位明星参演的《建国大业》在京举行发布会,张国立、许晴、陈坤等主演出席,成龙等人献艺助阵。面对“这么多明星出镜会不会影响该片的故事的连贯性?”的质疑,韩三平说:“明星多是好事。”(新闻来自网络) 

  《建国大业》浓缩了1945年重庆谈判至1949年开国大典一段波澜壮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史,影片云集了170余位当红明星,除唐国强、张国立分饰主角毛泽东、蒋介石外,李连杰、成龙、葛优、姜文、陈凯歌、冯小刚、陈道明、孙红雷、章子怡、刘德华、黎明等均有出演。韩三平为何说明星多是好事?说白了,指望着这些明星来赚取票房嘛! 

  导演韩三平曾明确表示:“票房过一亿没问题,两亿没把握,但倘若真过了两亿,就要给零片酬出演的172个明星发工资,就是象征性的给演员支付片酬。”其实这一句话值得掂量掂量,《建国大业》作为目前国内最为关注的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其重大意义不言自明。自从筹拍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其超强的明星阵容使大众寄予了更多期待。然而,纵观一段时期以来媒体、网络的报道,对明星的关注似乎远远超过了影片本身,让我们分不清这到底是一部历史剧还是娱乐剧,有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任何一部电影,若少了明星,票房肯定受影响,但却不知《建国大业》的票房是冲明星还是冲历史呢? 

  《建国大业》没少惹来纷纷扰扰的口水之争。从明星自压身价跑龙套到明星的国籍争论,从多少明星参演到明星出演什么角色,再到如今的票房预测和象征性的支付演员片酬,人们普遍关注的似乎只有娱乐信息,而严重忽视了《建国大业》这一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革命意义。这是否有些本末倒置呢?可能是明星参与的太多,阵容过于强大,谁都想挤进去,媒介也抓住了明星参演这一单纯的砝码大肆报道,从而将观众心理引入歧途。哦,来影院就是来看这些明星的,至于影片的非凡意义是什么,思想性和艺术性有哪些,就另当别论了。 

  诚然,《建国大业》利用明星效应可以增加影片的商业价值,但我们不愿意看到编导炫耀哪些明星参演,更不愿意看到明星们互相攀比影片中的角色,并以此为荣。 

  当一身戎装出现的刘德华被切换到画面上时,有观众欢呼:“哇,华仔!”;一队黑衣人马护着人力车上的人物快步跑着,观众立码感到:“哟呵,冯小刚来了!”;政协委员排排站等着拍照,摄影师站在幕后,观众就先笑了:“嘿嘿,那不是郭德纲嘛!”;当范伟扮演的厨师受到毛泽东接见时,观众大笑:“哈,这不是范厨师嘛!”......观众观看影片时很可能就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忙着找明星。先不问故事情节,先混个明星脸熟。乐呵乐呵,心情也好。如此看来,《建国大业》的票房还是要指望着这172位明星脸呐! 

  笔者只是希望,《建国大业》可以被“娱情万丈”,但千万不可“娱乐至死”,那样是失去了拍摄此片的初衷意义,但愿这部献礼片不会令国人失望,能够真实、艺术地再现那段珍贵的历史,给人启迪,催人奋进。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