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是一种教育与学习的哲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关于自主学习,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督,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具体来说,自主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能力;(2)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程度;(3)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学习目标的宏观指导下,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模式。自主学习的定义可归结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学习目标的宏观调控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在实际教学当中,我发现学生可以分为三大类型:(1)“自主学习型”;(2)“指导学习型”;(3)“竞争学习型”。 所谓自主学习型,简而言之,就是为自己做选择,并为这些选择负责,而不是把这种责任归因于环境或他人,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指导学习型”是指需要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老师的课堂讲授和洗礼,来掌握知识,完成学习过程,属于“他主学习”和“被动学习”;“竞争学习型”,是指学生者需要找到一个学习的氛围,才能感受到竞争的压力,看到自己跟别人的差距,通过参加辅导班的方式来体会这种氛围,奋起直追。当然三者之间的区分界线不是绝对的,比如,如果“指导学习型”考试又具备“自主学习型”品质,那则更具可持续学习的能力。从我自身经历和较长时间的教学反馈发现,在任何竞争性的考试当中,包括但不限于公务员考试,自主学习型考生更容易取得成功。
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对于具备“自主学习型”品质的考生来讲,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三个“策略”来迅速提高自己的得分能力:
1、熟悉历年真题以及出题模式。对于公务员考试来说,真题是个宝库,里面的资源越挖越深,越挖越多。任何一本辅导书都不能代替真题。真题是集众家之所长的精华,每道题都要深思熟虑、反复论证才会最终出现在考生面前。因此,真题总是给人一种大气、庄重、正宗的感觉。题目即使难,也不会“怪”或“偏”。所以,真题是公务员考试复习的必备材料。但是,很多考生在利用这些资料的时候,往往不太明白利用这些资料的重要性,当然,也就不太明白应当如何利用这些资料。
2、购买一套质量上乘的教材。书不在多,有用则行。认真选几本精致权威的教材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为你节约宝贵时间和精力,少走弯路。上乘的教材再结合往年的真题,进行练习积累,不断总结命题的模式和规律,把握规律,获得解题的敏锐性和临考的经验,往往能出奇制胜。《华图公考十年蓝皮书》系列,其实就是在建立在对十年真题解读的基础上,总结出命题规律,帮助“自主学习型”考生迅速充电,提高解题制胜能力,把握得分点。
3、关注当年的政策走向与社会特点。公务员考试,特别是申论考试题材具有很强的时事性、时效性。要做有心人,搜集当年的时事热点,可以在相关网站积累资料,比如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多翻阅《求是》、《半月谈》、《瞭望》等杂志,培养自己对社会热点的领悟能力。准备时政,并不是要死记硬背时政条文,如果你能对近一年的时政有所掌握、加深理解,并能对一些问题提出个人观点、看法,则对应对申论大有裨益。《华图公考十年系列蓝皮书》之《申论策略精华》就是本着这么一个思路来编写的。《申论策略精华》对当前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政策走向作出详细阐述和解读,内容权威,结构严谨,可以帮助大家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毕竟,有高度,才有深度!同时,帮助大家总结出有关民生问题的“社会热点”,并就如何分析、归纳热点给广大考生朋友作出示范,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华图公考十年蓝皮书》系列图书是针对“自主学习型”考生的一套开创性教材,是对十年命题重点、命题规律和解题策略的大汇总、大盘点。《华图公考十年蓝皮书》采取全新思路和视角,鼎力帮助“自我学习型考生” 把握十年公考命脉,探究十年公考要点,预测公考十年走势,相信这套图书能得到考生朋友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