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没有注意飞天奖了。对我辈来说,你评你的奖,我看我的剧,大路朝天,各走半边,谁得奖,谁不得奖,关我何事!但今年似乎略有不同,我辈觉得不错的电视剧,竟也入了专家评委的法眼,榜上有名了,这多少让我辈感到有一点欣慰。
飞天奖是政府奖,多年来采取政府聘请专家参与评奖的方式。政府有政府的诉求,专家有专家的考虑,又是政治标准,又是艺术标准,要取得一致已经大费周折,观众的意愿只有在与二者不相冲突的情况下才可能给予考虑。记得当年《渴望》、《篱笆·女人·狗》等剧作参加评奖,就很勉强,后者似乎只得了一个三等奖。就观众反响而言,这些剧作,哪一个也不逊色于今天的《潜伏》或《士兵突击》,但能被专家评委所接受,又何其难哉?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诸多新媒体的发展,民意的表达和传播都更加充分,政府的心态也渐渐地趋向于务实,特别是在看到了电影、电视剧等娱乐产业对构造和谐社会的巨大贡献之后,直接反映民意的收视率和票房更是备受重视,强调民意的重要性,甚至已经成为政府诉求的一部分。而专家评委则在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方面日趋与大众认同,不再坚持以往的专业标准和艺术标准。这对他们不是难事,一则是风气使然,大众娱乐上升为社会文化的主流;二则他们明白,无论对政府,还是对大众,专业标准和艺术标准都只能说说而已,不能太当真的。
于是,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让各方皆大欢喜的评选结果,仅长篇电视剧就有9部,兼顾到方方面面,充分显示出飞天奖的包容之广泛。其实,这也不是飞天奖一家的做法,我们看到,前不久评出的电影华表奖,也是让陈凯歌和冯小刚同时站在领奖台上,这怕也是包容和兼顾的结果。这还只是从评奖的角度说,从创作的角度,我们也会发现,在中国,随着电视剧生产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投资电视剧的生产者会越来越趋向于选择政府的指导性价值观和大众的审美趣味,并将二者很好地融为一体,这里也体现着包容和兼顾的时代特征。
包容和兼顾固然很好,却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个问题,即评选结果显得过于庞杂。尽管飞天奖早已将“最佳”改为“优秀”,但长篇一等奖达9部之多,优秀编剧奖授予4位编剧,也算创下了飞天奖评选历史上新的纪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直很反感的“双黄蛋”反而不突出了。这种情况应该在今后的评奖中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