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社会点击 正文
“老马”被罚VS企业管理文化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9-10 10:23:19

  东北网双鸭山9月10日讯 (邹玉海 王崇飞 记者 丁爱国)近日,听到一则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马董事长挨罚了,而且是双倍罚款。”这消息一出,便在黑龙双锅引起了不小议论。时至今日,虽已大半年过去了,但职工们仍记忆犹新,时时谈及此事。原来,马董事长被罚款是因为一次扫雪迟到了,因是领导者,所以处以了40元的双倍罚款。

  40元钱,穷不了一个人,富不了一个企业;40元钱,却昭示一种文化,蕴含着企业管理的一种境界。

  黑龙双锅的严格管理是出了名的,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黑龙双锅的严格管理是依托企业文化为基础的,而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感恩国家、报效社会,感恩用户、真诚回报,感恩公司、忠诚为怀,感恩员工、呵护挚爱”。一切管理都是围绕着国家、用户、公司和员工利益展开的,其出发点是对事不对人,规范面前人人平等。罚款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严格管理实现员工行为由他律到自律,再到自觉的转变过程。用马董事长自己的话说:“逐步由他律潜化为自律,由自律升华为习惯,文化塑造产品,实现无为而治。”

  事实上,双鸭山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号召全市的企业要通过练“内功”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毕竟,提升企业的内动力,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文化可以学习,但是不能速成;文化可以培育,但是不能照搬;文化可以传承,但是不能复制。

  严格的管理是表象,而文化的积淀却是企业发展的精髓。有很多企业在学习黑龙双锅的管理经验,但大多却是有形无髓。在我市众多企业发展的历程中,也不乏失败的例子。曾有一家企业,他们给管理人员下达罚款任务,每个人身上都有具体指标,按月进行考核,完不成任务者同样会被罚。这项活动开展一年后宣布“流产”,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感觉很茫然。事实上,哪家企业的严格管理是为了罚款而罚款,罚款成为目的?虽然每月的罚款额度也不小,但是被罚的全部是普通员工,公司高管以及中层管理人员却从没有被罚过,不是因为管理人员做得好,而是因为他们是管理者,并且部分管理者还可从罚款中得到实惠。可想而知,这样的严格管理注定是要“流产”的。

  失去公允的文化是落后的文化,失去公允的管理是畸形的管理,失去公允的企业是短命的企业。

  在黑龙双锅的严格管理中,还有一条特别的规定:就是不用“老好人”。在全公司员工大会上,马成果用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历给“老好人”下了定义:“老好人”没有是非观,没有原则性,没有责任感,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企业中,都是最无能、最失败、最无用的一类人。先进人物可以为我们树立优秀榜样,让我们去学习,而后进人物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反面教材,供我们明鉴。可是“老好人”什么都不能为我们提供,他们唯一存在的理由是为了吃饭。

  马董事长的话也许有点刻薄。但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如果一个人的既得利益得以实现,那损害的就是集体利益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如果一名管理者对损害集体利益的事情无动于衷,不愠不火,不敢管不敢罚,没有是非观,没有原则性,没有责任感,那又何谈管理呢?

  40元罚款并不多,却带给我们很多思索;40元富不了一个企业,却成就了一个企业。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却是企业发展动力所在,是企业先进文化的魅力体现,这就是黑龙双锅活力。

作者: 邹玉海 丁爱国 王崇飞    来源: 双鸭山新闻网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