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服务指南 > 美食 > 美食广场 正文
寻味那一碗清淡平实的粥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9-02 09:31:16
   所谓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愈是无华愈是恒久。于是,在经过千滋百味之后,人们往往会在灯火阑珊处想起那一碗清淡平实的粥来,得谷之实,米之菁,水之柔,火之华,无花无假手不离粥地明火煲制,滴滴羹羹尽是人情。恰似我们总是在过尽千帆、算尽机心之后,才会念起家人朴实绵长的好来。而且在茶饭不思的炎热中,一碗靓粥还可以让我们正气益脾消腻,正如古代名医扁鹊说的,粥中谷藏实,可健脾平胃。

寻味那一碗清淡平实的粥

舀一勺,粥水是缓缓落下,有一定黏性,但又不会稠得面糊糊般

寻味那一碗清淡平实的粥

油条又香又韧

寻味那一碗清淡平实的粥

冬瓜粥底

寻味那一碗清淡平实的粥

无粥不欢的王先生

    顺德代表

    返璞归真滴珠粥

    关键词:完全无添加纯米粥

    绝技:3种米生煲而成 粥之搭档:啜鱼+油条

    总是觉得,一锅靓粥该是这样的:纯用大米煲出,不用兑什么海鲜水老鸡汤之类的花俏东东,一揭盖就是浓浓淡淡的米香扑鼻,朴实如年幼时,每逢胃口不好婆婆用心煲出的那锅明火粥,绵绵密密清清香香。左旋右转前扑后仰一阵好找,没曾想,竟在地铁3号线总站番禺广场东侧的滋粥楼找到了。

    线人教路,“你从A出口上去,门口最多靓车停着的就是了。”我抬头看看,日正当空12点不到,这么快就有人来霸位,而且房间还得提前一天订位?结果发现的确好找,数十靓车长长一列停在过百米长的古色古香两层滋粥楼前,其中过半是粤A牌。吸溜一下,粥水轻清香美味道充盈鼻管。是那种纯粹米粥的温润味道。

    原来这里做的是最传统的顺德粥水火锅,所谓传统顺德粥水,就是以纯大米熬制而成的老火白粥,舀一勺起来半透明的可以看到碎碎米花。完全符合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所说的: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难怪连顺德的客人都会大老远地跑来吃。这里的粥底,是用晚造泰国香米、东北大米和本地丝苗米来煲的,泰国米取其香;东北米图其胶质重,至于颗粒倒无须太大粒的;本地丝苗则用其米味足。煲粥的水则是用美国钻石过滤水机滤过的净水。至于煲粥时更是有讲究,不用生油或是腐竹皮蛋捞起过,而是提前浸一晚,然后一直猛火煲上6到7个小时,胶质尽出米花全开才罢手。偷偷问主厨昌哥,滋粥楼日日都要用直径过1.2米的大桶煲足4吨粥,为啥不用快捷方便的煲粥机?昌哥答:“煲粥机是省事,但是煲出的粥不够胶不够香,南番顺一带的人会不买账的!”其实还有一句潜台词应该是:餐厅所有出品都是自家懂吃老板亲口把关,这个最不好糊弄!

    原来会有这家滋粥楼,全因餐厅老板王生5年前吃遍N多地方后,发觉很难找到一个“可以日日食都觉得好吃的地方”,所以才有了这家滋粥楼。不过当年可没有这么过千餐位的规模,但因为他嘴刁,所用材料都得自家嘴验过才用,像这里的河鲜清一色来自顺德龙江指定渔场,海鲩鱼是未经开发的珠海中心沟出品,连花生油调和油都是原罐装的。不过最叫行家流口水的还有这里的鱼池,是专门找高手设计的,连深海剥皮牛都养得活,因此,这里的另一道耍家菜就是游水剥皮牛刺身,但记得提前两三天预订。若是想吃小炒,不用翻菜牌直接开口点吧,因为品种太多连菜牌都放不下。

    必试推荐

    仙骨鲩鱼(大58元/斤 小38元/斤) 超过5斤以上的仙骨鲩是大鲩,鱼龄在3年以上,正是嫩滑时候。而5斤以下的则算是小的,一般4个人点条3斤左右的已经足够了。这里的鱼是按条来上的,可以一鱼三吃,头用苦瓜古法蒸,骨腩煎焗,鱼身起啜鱼片。

    冬瓜粥底(35元/个) 40斤的大霜皮老冬瓜做锅,里面盛满老火粥水底,冬瓜清热解暑,连粥底也多了两分甜意。

    墨鱼丸(38元) 一碟足有8两,自家用10多斤的大墨鱼手打而成。和一些用成品货的餐厅相比,它的肉色雪白,入口更鲜甜弹牙。

    达人教路

    看靓粥

    冇米粥火锅流行了五六年,但究竟如何看一锅冇米粥的粥底是否靓?滋粥楼的老板王先生就教路,靓粥底怎么滚都不会粘底。煲粥首先要火候好,把米的胶质尽数熬出,反而不需要放更多东西进去辅助。其次,一煲火候够的粥,嗅起来会是纯粹米香,不会有杂味。最后,煲出来的粥水要带半透明,可以看到有碎碎半融化白米花,舀一勺,粥水是缓缓滴珠般落下,有一定黏性,但又不会稠得面糊糊般黏住勺子久久才下一团。如果是后者,那可能是添加木薯粉一类的粉剂令到粥底变浓稠。
 

寻味那一碗清淡平实的粥

松化的咸煎饼

寻味那一碗清淡平实的粥

咸香味恰好的咸猪肉粥

寻味那一碗清淡平实的粥

两代人做粥30多年

    广州代表

    无华芬芳咸肉粥

    关键词:下火绵密广式粥 绝技:自家制咸肉 粥之搭档:咸煎饼

    林婆婆已经年过古稀了,但每天下午3时左右总是会回到海珠南路的自家铺子,林记粥品店里,看看那一锅养大了一家人的咸肉粥煲得够不够火候,看看那一笼现炸的咸煎饼脆不脆。

    “我妈妈日日都要来这里一趟的,不来就觉得不安乐的。好多老街坊都知道她,我们铺头的生招牌呀。”林婆婆的女儿李姨大大声说。尤其是林记两年前从大新路搬到现在靠近一德路的位置后,很多老街坊都是见到林婆婆在店子里面忙活,才知道原来这家林记,就是那家开了30年的老铺,那家以咸煎饼(也叫油香饼)和咸肉粥出名的铺子,连香港出名不好吃就会大声骂人的苏施黄也专门过来连吃3个兼打包。但即便如此,林记也不似其他餐厅那样,就此把苏施黄的照片拍下放大挂得要多显眼就多显眼来博宣传。

    是的,这里的油香饼和咸肉粥就是招牌,它们都是最典型的广州早餐,但是偏偏做得好吃的店子不多,像林记这样做出的油香饼能隔夜而依旧脆卜卜的更是超少!何解?李姨好自信地说:“我们做足30年,有配方有心机噶,人家的饼哪里够我们的好吃,后生女,你唔信,试过就知阿姨有没有骗你啦。”然后手一挥,非常大方地放我上去二楼阁仔厨房去全程任睇油香饼之诞生。这里的油香饼一日开炉两次,早上7时30分左右和下午6时30分到7时30分之间,每镬炸10个左右,每次出炉20斤左右,而且舍得换油,炸一次换一次油。因此,炸出的油香饼金黄如满月,甘口松化不涸喉,中间脆身饼边厚身烟韧香喷喷,普通货色跟它没得比。

    吃罢油香饼别忘了叫上碗这里的自家做咸肉粥“坠火”,如果见你是生面孔,李姨还会紧盯着你大声问多句:“要不要加芫茜?”你一定要答“要”,因为广州人坚信这样才能把咸肉粥的火功效发挥到最大。这里的咸肉粥是正宗广州粥底,什么都不加,直接用晚造米人不离手的搅动明火煲2小时而成,米粒开花到连形状都模糊掉了。至于咸猪肉,是林记日日从街市上买回来新鲜猪梅柳肉,用腌一晚切丝而成。有试过林记咸肉粥的人会说,喂,何解5元/碗粥,肉不下多点?因为咸猪肉味道霸道,如果下多,那这粥就咸得没法吃啦!不过,可惜的是林记的第三代都不打算接手林记,用李姨的话来说就是:“日日从天未光做到凌晨,太辛苦啦,本小利薄,哪里舍得叫细路来接手。而且他们都没乜兴趣。”所以大家想吃,还是得抓紧啦!

  达人教路

    看靓粥

    林婆婆两代人做粥超过30年,对于靓粥自有心得:“做粥当然要看粥底,首先要够绵滑,入口如果浆喉的,那就证明功力不到。然后要粒粒米爆花,这样才是广州粥。最后当然要够米味,这是根本。”

    必试推荐

    咸煎饼(2元/个) 圆嘟嘟甘口松化,中间脆生生如薄脆,饼身烟韧绵软有面粉香,好有纤维感。

    咸猪肉粥(5元/碗) 吃的时候记得下芫茜,和咸猪肉的霸道咸香恰好中和,格外畅快。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林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