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科学家们对饮食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但许多结论却令人无所适从。
研究结果说美国人最喜欢吃的番茄食品能使前列腺癌的风险降低50%,但美国人患前列腺癌的人数却是日本人的11倍。
医学报告宣布,贫困使人患胃癌的机会增加,但贫穷脏乱的撒哈拉非洲根本就没有胃癌病例,而日本人患胃癌率却是世界上最高的。
研究结果发现维生素A能降低患癌机会,但继续试验却发现一些被认为属乳癌高风险妇女在服用维生素A后,其中一部分人患乳癌的风险反而增加了,原来这部分妇女都是烟民,补充维生素反而令她们患乳癌的机会增高,但谁知道其他污染会对维生素A造成什么影响?
对瘦肉的研究旷日持久。英国说每天吃超过90g瘦肉者会有患肠癌的风险,而随后的长达14年对9000名抽样对象的研究表明,只要吃大量未经烹煮的蔬菜,患癌及心脏病的机会比不吃生蔬菜的人低一半。
烹调方式对健康有什么影响?研究表明煎炸和烧烤的肉类焦了后含有一些被称为杂环胺的物质,其可能与癌症有关。虽然给老鼠吃了杂环胺会令它们得癌症,但所需份量却是普通人饮食中所含肉类的杂环胺量的5000倍!
调查统计表明,美国人近年来食瘦肉量在不断下降,但他们患肠癌的比例还却在不断增加,而地中海国家的人吃瘦肉比美国人还要多,但患肠癌者却比美国人少,因为他们还同时吃大量保护性的食物即水果、蔬菜和粗谷物。
素食对健康最有益吗?英国的素食者患肠癌的比例与食肉者一样高、专家的看法是导致肠癌的罪魁祸首不是肉本身,而是饮食中肉与蔬菜的搭配比例,全部吃素或全部吃肉都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素,身体不完全健康,当然无法防病防癌。
食量过大的肥胖者患心脏病的机会就一定高吗?大多数骨瘦如柴的芬兰人患心脏病的机会,比因爱吃意大利粉面、大多腰圆背厚的意大利人高,而且临床统计表明,患上心脏病后肥胖的人康复的机会总是比瘦人高。还有就是超过50岁的男性胖者较瘦者长寿。
食物热量过多不好,这是很多人同意的观点。但是,我们今天比40年代的热量摄入量少了1/4,而肥胖者却在增多,所以吃些零食增多了一些能使人发胖的脂肪和糖分,并不是肥胖的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看来关键还是在于运动。
因此,从种种饮食研究结果来看,“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很值得深思。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和经验,保持健康的原则应该是:不能过胖也不要过瘦,多吃蔬菜但不必当素食者,吃要杂要有度,运动也要适量但需经常坚持,心境的愉快最重要,心宽体胖,少些精神压力,自可享乐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