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头题 正文
双鸭山:棚户区起大厦 泥草房变砖瓦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8-21 07:54:31

  东北网双鸭山8月21日讯 为彻底改变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民生,积极抢抓国家出台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政策的历史性机遇,从2008年开始,全面启动了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工程。全市共有煤矿棚户区14片,房屋面积300万平方米,涉及四个区居民6.6万户,19万人。全市共有农村泥草房6.38万户,建筑面积448.79万平方米,涉及四县四区31个乡镇。

  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从2009年至2013年,计划用五年时间全面完成6.6万户棚户区和6.38万户泥草房改造任务。围绕这一目标任务,各县区、各相关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创新举措,攻坚克难,积极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8年,全市共改造泥草房15741户,超省定指标9741户,超市定指标251户;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50.8万平方米,完成基础设施及公建2.84万平方米。今年以来,继续推进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工作,泥草房改造开工建设5170户,完工989户;棚户区住宅计划完成9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配套及公建5.56万平方米,现已完成评估和拆迁工作,将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提供坚强保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两改”工作指挥部,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总指挥,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和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工作推进组组长。对城市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改造实行年度任务分解,做到目标明、任务清。对“两改”工程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市、县(区)四大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片棚户区和一片泥草房改造任务,一定五年不变,一包到底。

  在全市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各县区坚持“一村一规划一亮点”的原则,把农村泥草房改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做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相配套,近期规划和中、远期规划相衔接,通过科学规划与设计,使改建房屋的整体规划、布局风格与土地集约利用、农村道路和给排水的设计实现有机统一,杜绝了农户自行选址、盲目乱建等行为。在棚户区改造上,各区以《双鸭山市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和《双鸭山市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搬迁安置细则》为依托,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动迁、新区选址规划及安置细则,并按照全市的统一要求,分类实施,逐步推进。

  健全机制,完善政策,全面落实加快推进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的刚性措施。在泥草房改造上,各县区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积极运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宝山区去年对泥草房改造每户补贴20000元并发放20000元的贴息贷款,今年的补贴和贴息贷款也已基本到位;宝清县和尖山区对试点村和非试点村每户补贴10000元和5000元;集贤县、岭东区、四方台区每户补贴5000元,并免费提供一定的节能建筑材料;饶河县克服财政困难,去年每户补贴5000元,今年又安排了500万元贷款,政府贴息18万元;友谊县充分发挥场县合作优势,由农场和地方各为泥草房改造户提供5000元的资金补贴。同时,各县区都能积极协调金融部门,由农发行、建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联手,对泥草房改造贷款予以政策倾斜,从而撬动民资,集中民力,激发群众,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到“两改”工作中,为工程的尽早开工提供了保障。

作者: 方艳茹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