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择业务实之举有利社会进步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8-18 08:32:27
   在人才众多、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眼睛向下注重哪怕是“卑微角色”的岗位, 对于社会和个人发展来说也是有益的

    只为更加接近自己的法官梦,24岁的南京农业大学法律专业女大学生张卉,跑到南京中山陵派出所做月薪仅千元的内勤保安。

    一时间,大学生这种从“卑微”职业做起的举动,再次引发社会争论。对此,至少存在四种不同看法:第一,大学生当保安是学非所用,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二,大学生从事简单劳动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第三,如此下去将挤掉大量低层次的就业机会,使得就业紧张局面下移。第四,大学生先就业自食其力值得赞扬。

    争论没有结果。但是细读“张卉当保安”新闻,和其他大学生迫于无奈“卖糖葫芦”、“卖猪肉”不同,她弃高薪而当保安不是冲动,而是因为“内勤保安工作相对轻松,一方面可以接触到不少案例,另一方面可以准备司法考试”。张卉把当保安当做接近自己理想的阶梯。

    笔者以为,张卉这种“观念化蝶”值得赞同。实践终将证明,被认为带有“卑微”色彩的社会角色也会成为一个有志者实现理想的跳板。

    当然,“张卉当保安”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她再一次触动了整个社会“就业难”“择业观念改变更难”的神经。当前,由于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社会各界呼吁大学生要放下身价,在就业跌打滚爬中磨炼自己。但是,真正落到实处时,“知识优越感”仍有难以消除的惯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售货员、保安、服务员等所谓“卑微”职业缺乏积极的内心认同,觉得“没面子”;就是真在这种岗位就业,也多是迫于形势,而没有将之当成愉快的人生历练。而社会上还普遍存在的“等级观念”也客观上给大学生抛弃“知识优越感”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媒体曾经报道的“明星工人反对自己孩子当工人”就是生动的例证。

    在德国,也有研究生开出租车的,别国大学生能从基层干起,而且坦然自如,不是他们水平低,而是就业心态更成熟。他们面对市场竞争能调整自我,降低期望,适应市场,自强不息,从基层和脏累差干起,中国大学生为什么就不能放下架子,用劳动、勤奋和从头再来寻找自己的职业价值呢?

    市场是就业观最好的教材。在人才众多、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学生就业观开始眼睛向下,注重平常甚至是“卑微角色”,从可以选择下车间,到可以当售货员、小商小贩、搓澡工,到今天的保安。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日益务实、接近基层有利社会进步。

    我们当然不赞同大学生都去当保安,但这种从“卑微”职业起步,扎根基层的就业观却很值得借鉴。大学生择业观变了,这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毕竟都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