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汉字应用“识繁写简”是可取之道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8-17 08:24:29
   8月12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对《通用规范汉字表》征集意见。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规范汉字表内有繁体字和简体字对照表,但是目前还不考虑全面恢复繁体字。(8月12日 新华网)

    争论好长时间的恢复繁体字的呼声,终于有了个明确说法——目前还不考虑全面恢复繁体字。我觉得这个结果不错。“不全面恢复”不等于绝对不恢复,也不是全面否定使用繁体字,“规范汉字表内有繁体字和简体字对照表”就是对繁体字普及传承的一种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提出恢复繁体字建议者的某些意见。不考虑全面恢复繁体字,更多地是充分考虑了保持通用层面用字的系统性和稳定性,毕竟简体字已融入人们的生活,而且简化字也没影响大众生活和文化普及。如果全面恢复繁体字,不仅是字体变更的问题,更重要的会影响到语言文字的交流,这不仅关键到个人的方便与否,也会对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国际交流、信息化等事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为《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我也说说自己的想法。我觉得繁体字和简体字都重要,不可偏向某一方,只不过应用方式上有所区别就行了。我倾向于“识繁写简”。具体说,就是在阅读时能够认识简体字,在书写(书法除外)时用简体字。这样办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在学简体字时不丢繁体字的老根儿,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不能丢;另一方面更好地体现新世纪的文字理念,其中书写简体字已被人们所接受并形成了习惯。

    当然,这样就有一个对繁体字如何教学的问题。去年两会期间,宋祖英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这个提案没有被通过,但现在看也有一定道理。增设繁体字教育课,不是要全面否定简体字,而是让中国人从小熟知老祖宗创造的繁体字。完全可以把学繁体字与学书法结合起来。也许这样会增加教学难度,但从小学外语搞中外文对照那么烦琐的事都做了,认认繁体字有啥难呢?

    那种非繁即简的主张甚至个别提出汉字改成字母的想法,都是不符合规律和常理的。不管怎么改,都必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关于“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规定,要在规范上下功夫,不能搞个人理解的随意性。这次公开征求意见也是一个统一认识的过程,一旦《通用规范汉字表》通过,就当以此为准,以法行事。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