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沧海之中,生长着一大片翡翠般的树林:涨潮时,仅露枝梢;落潮时,再现英姿。这便是海南岛的“海底森林”——红树林,其并非单一品种,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或乔木植物群落。
那日中午,趁着在文昌市参加笔会,我和几位作家抽空搭乘小船荡入红树林。两边的红树,有的粗可合抱,顽强挺拔,欲刺苍穹;有的若碗口粗,亭亭如盖,婀娜多姿。据说,红树的叶子有独特的排盐腺,能从海水中吸收养分,又能将盐渍排出。
在红树林里,一条条河涌从远处流过来,蜿蜒曲折,交错纵横。河涌里舟来船往,颇为忙碌,其中有捕鱼捞虾的、放鸭鹅的、赴各港村赶集的,然而互相隔着一层树林,只闻水响,不见人影。置身于此,我们感到既像在深山老林,又仿佛置身在江南水乡。
“待会儿还有更好的去处呢!”一直沉默无言的老艄公开了口,随即他放下木橹让小船顺流漂游,坐在船头抽出烟筒点上了烟。很快,小船拐入一条狭窄寂静的河涌,两边的树枝伸展到水面,一串串数尺长的红树籽宛如珠帘悬于碧波之上,大家弯下身子才能通过。树林愈来愈密,我们渐渐进入一个雾气缥缈的地方。老艄公朝丛林里拍了几下巴掌,顿时群鸟腾飞,鸣叫声起。歌喉清亮的是相思鸟,婉转低沉的是莺哥,轻语呢喃的是燕子……
“好一个水鸟乐园!”我兴奋得在小船上站起来。
“这是我偶然发现的,为了不惊动可爱的水鸟们,一直没告诉别人。”老艄公喜形于色,“要是潮水退尽,躲在树上的猴子、黄猄、山猪和狐狸等野兽就会下地觅食,那会更加热闹。”
小船继续前行。摇到几条河涌的交汇处,水面一下子变得开阔,真像个大湖,中间有座小岛,在椰树阴下露出一间草棚。老艄公说:“那是我用来临时歇脚的。想必你们肚子都饿了,我去弄些吃的。”我们异口同声道:“老人家别麻烦了,我们都带着面包和水壶,更何况还要赶回去呢。”“到这儿来,一定要尝尝青龙蟹,行船嘛我心里有数。”老艄公说着已把小船靠向小岛。
登上小岛,我们在草棚席地而坐。不过刻把钟光景,老艄公便捉来10多只青龙蟹。蟹一下锅,他告诉我们:“青龙蟹名气很大,它肥得圆鼓鼓,不但肉白如雪,而且肚子里有蛋黄似的蟹膏,当地人叫做膏蟹。”等蒸熟的青龙蟹端过来,大家蘸着姜末酱醋,细细品尝起来,果然鲜美无比。
乘小船回到岸边,已近黄昏,我回首朦胧的“海底森林”,不由感慨:“红树林真是很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