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头题 正文
双鸭山:打造“秀美双鸭山”文明城市品牌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8-07 09:16:52

  东北网双鸭山8月7日讯 近年来,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山水生态城”目标,坚持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道德市民工程、城市十大工程、农村三项工程等创建活动,有效地推进了城市功能的提升、城乡环境的改善、市民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对外竞争力和对内牵动力,全力打造“秀美双鸭山”文明城市品牌。

  建立长效机制,创建优美环境。以“爱心义工志愿者”义务奉献为载体,广泛宣传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家园意识,依托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开展义务整治、义务管护奉献活动;以群团组织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了“人人讲环境、人人建环境、人人是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以“四进社区”、“和谐小区(村屯)”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了“知礼仪、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身边行、讲文明我做起”等主题实践活动;以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为载体,采取文明单位为环境改善做贡献出人、出物、出资金的方式与社区、街道、小区、村屯结成市域联建对子,开展了共建共治活动。在全市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会战周活动。集贤县的“靓丽小区”、“生态村屯”工程、宝清县的“城市建筑穿衣戴帽美容”、“园区景点自然人文景观”工程、友谊县的“园林城区”、“秀美家园”工程、饶河县的“沿江风情”、“中俄融汇”工程、尖山区的“城市名片”、“城市窗口”工程、岭东区的“山水园林”、“文化广场”工程、宝山区的“热网环保”、“文化社区”工程、四方台区的“环路畅通”、“功能配套”工程等都突显了治理工作的亮点。

  强化监管机制,规范优良秩序。重点开展了城市交通秩序整治工程、城市牌匾广告综合治理工程、城市马路市场、马路工厂综合治理工程,加大了对城区主次干道上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沿街单位骑门跨店、出室经营和市场外溢现象的整治力度。由市政府组织市城管执法局、市文化局等部门到外省市就牌匾整治进行参观学习,提出了“一街一品”、“一街一色”、“一街一景”的牌匾整治要求。同时,加大了对过境公路沿线的零散摊点、农村商贸大集、占道经营进行了综合整治。突出诚信机制,推进优质服务。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无偿代办制、否定报备制、失职追究制和政务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示文明服务竞赛活动;在执法行业开展了公平执法、公开执法、公正执法、接受社会群众监督文明执法竞赛活动;在行业窗口开展了“暖心服务”、“诚信品牌”、“星级窗口”、“星级大厅”、“星级岗位”、“星级营业员”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在出租车和城市公交行业开展了“星级出租车”、“星级的哥(的姐)”、“星级驾驶员”、“星级公交线路”优质服务竞赛活动,设立五颗星(遵章守制星、诚实守信星、满意服务星、见义勇为星、爱心奉献星),采取星级评定的办法,对4星和5星级车辆进行表彰奖励,对投诉率高、违章违规车辆在交广台设立曝光栏目进行通报,并给驾驶员扣分、减星,对严重违章违规车辆由交通运管部门和交警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直到吊销营运证照。

  城乡联动,整体推进,打造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的品牌。在“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共建的理念,提出了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建特色精品的创建要求,明晰了建设“挹娄王城、湿地之都、煤电基地、北国粮仓”的创建方向,尤其是把打造“三优”文明城市品牌做为创建的最终归宿。以安邦河治理为龙头,建设“秀美双鸭山”的品牌。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总抓手,切实推动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和省卫生城市活动的开展。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抓住沉陷区、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政策的机遇,打造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品牌。今年棚改工程以全市最大的棚户区——南小市的改造为重点,完成改造面积90万平方米以上,农村泥草房改造3.5万户,累计改造面积要达到泥草房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力争3至5年全部完成改造任务,从而彻底解决城乡百姓安居和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让全市人民住上宽敞的舒心房。

作者: 方艳茹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