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电视剧不能“挑战底线”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8-05 08:23:34
近期,一批表现家庭伦理的电视剧受到人们关注。《双面胶》《新结婚时代》《我的丑娘》等,所表现的婆媳矛盾、“美化”第三者、母亲因貌丑被儿子遗弃等情节,被观众惊呼为“挑战做人底线、颠覆传统道德”。

  看完这些剧后,感觉爱情很脆弱,婆媳关系很可怕,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观众的观后感,无疑就是这些电视剧的“得分”。但更值得议论的问题是,这个“得分”,并不是编导们一不小心失了分,而是刻意而为。编导们搞的就是这些东西,要的就是这些效果。编导们如此取舍,其实是耐不住寂寞却又缺了真功夫,成名心切就幻想“出奇制胜”,用旁门左道来标新立异,以便吸引眼球。哪怕招来一片斥责,在他们眼里,也是“轰动”,就是“效应”,就是“人气”。

  因为剑走偏锋,这几年来一些电视剧或曰一些编导行走的线路图,大致归为这么两类:一是以情色当卖点,靠“床戏”赚钞票;二是以颠覆为能事,颠卜覆传统道德、颠覆崇高神圣,不把所有真、善、美的东西都一一颠覆了就不肯罢休。比如曾甚嚣尘上的对“红色经典”的改编,以“人性化”之名,行消解崇高之实,颠覆了“红色经典”的凛然正气和昂扬激情。有的改编甚至走得更远,将“红色经典”改编成了“桃色经典”甚至“黄色经典”。

  触景生情,想到了韩剧在中国的热播。韩剧描写的家庭故事,彰显的文化精神全部围绕传统道德核心进行,韩剧表现的爱情大都浪漫、纯洁,绝少有性元素的暴露与表现,更没有对“婚外恋”、“一夜情”的宽容甚至嘉许。韩剧所以让中国人感动,就在于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人的内心产生了共鸣,获得了“似曾相失燕归来”一般的亲切感、认同感。有人说,韩国是把我们的文化精髓卖给我们,如同使用者向发明者收了版权费。但依我看,不如更可以这样说:这是我们在韩剧中“寻根”。

  我们在看韩剧,然而韩剧也似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意识中的潜流,原来我们对于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产品是那样渴望,对远去的民族文化是那样怀恋和推崇。而中国的观众要在韩剧中“寻根”──尽管是无意识的,但这个现象本身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测和评估电视剧现状的座标。看看韩剧的深入人心,那些除了渲染情色,就是颠覆道德的编导,是否应该反思自己做了些什么?是否应该为之汗颜?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